如图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 mm.

如图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 mm.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m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 mm.
答案

解析
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两种仪器读数时均可采用公式法,即:主尺读数+副尺读数.
解: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cm=20mm,游标尺上第7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游标读数为0.05×7mm=0.35mm,所以最终读数为: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20mm+0.35mm=20.35mm;
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6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2.3=0.123mm,所以最终读数为: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6+0.123=6.123mm.答案为:①20.35mm;②6.123mm.
举一反三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小题1: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   径如图13(甲)所示,摆球直径为______cm 。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小题2: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 = 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 = 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13(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T=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小题3: 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    图象如图13(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A.B.C.D.
小题4: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分析原因可能是
A.振幅偏小B.在单摆未悬挂之前先测定其摆长
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D.开始计时误记为n=1
小题5: 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滑块的运动情况,打出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纸带B端与滑块相连接,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纸带中AB段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纸带请判断该滑块的运动属于_______(填“匀速”、“匀加速”、“匀减速”)直线运动.
小题3:从纸带可以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题1: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     )  .
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B.建立“点电荷”的概念
C.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D.建立“光子说”的概念
小题2:某同学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一薄金属圆板的直径D,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厚度d,示数如图所示。由图可读出D=_______    mm,d=______m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给出的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________mm,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_c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开科学实验之先河,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图示是他做了上百次的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
B.它是伽利略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C.伽利略设想,图中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就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
D.伽利略认为,若发现斜面上的小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