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T型支架,AC与BD垂直,且AB=BC。已知整个支架的质量为M=9kg,重心在BD上离D点为l=0.4m的O点处,BD长为d=0.6m,

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T型支架,AC与BD垂直,且AB=BC。已知整个支架的质量为M=9kg,重心在BD上离D点为l=0.4m的O点处,BD长为d=0.6m,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T型支架,AC与BD垂直,且AB=BC。已知整个支架的质量为M=9kg,重心在BD上离D点为l=0.4m的O点处,BD长为d=0.6m,支架可绕位于水平地面上且过D点的水平轴无摩擦地转动,AC为一斜面,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37°,C处搁在地面上,现有两个质量均为m=2kg的小滑块由位于C处的弹射器(图中未画出)以v0=6m/s的初速度沿斜面相继弹出而滑上AC斜面,两个滑块弹出的时间差为△t=0.1s,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求:
(1)小滑块沿斜面向上滑的加速度大小;
(2)第二个滑块弹出多少时间时支架将翻转。
答案
解:(1)mgsinθ+μmgcosθ=ma
a=gsinθ+μgcosθ=(10×0.6+0.5×10×0.8)m/s2=10m/s2
(2)设第二个滑块滑上的距离为s,对支架由力矩平衡条件得:
Mglsinθ=2μmgdcosθ+mgcosθ(s1-L/2)+mgcosθ(s2-L/2)
s2=v0t-at2/2
s1=v0(t+△t)-a(t+△t)2/2 10×10×0.4×0.6=2×0.5×2×10×0.6×0.8+2×10×0.8(6t-5t2-0.8)+2×10×0.8[6t+0.6-5(t+0.1)2-0.8]
解得:t1=0.2s,t2=1s(不合)
且t1m=v0/a=0.6s,t1<t1m,解答合理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
(1)求物体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求物体上滑的最大距离;
(3)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证明:物体下滑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等于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题型:0110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滑雪运动中当滑雪板压在雪地时会把雪内的空气逼出来,在滑雪板与雪地间形成一个暂时的“气垫”,从而大大减小雪地对滑雪板的摩擦。然而当滑雪板相对雪地速度较小时,与雪地接触时间超过某一值就会陷下去,使得它们间的摩擦力增大。假设滑雪者的速度超过4m/s时,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就会由μ1=0.25变为μ2=0.125。一滑雪者从倾角θ=37°的坡顶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滑至坡底B(B处为一光滑小圆弧)后又滑上一段水平雪地,最后停在C处,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坡长L=26m,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雪者从静止开始到动摩擦因数发生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2)滑雪者到达B处的速度;
(3)滑雪者在水平雪地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题型:0110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从半径为R=0.8m的光滑圆弧轨道顶端静止释放。到达圆弧轨道底端时恰好滑上上表面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的木板,木板的质量M=1kg。开始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小滑块滑上木板后,木板开始向右滑动,最终小滑块以vm=2m/s的水平速度飞离木板。己知木板高h=0.8m,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4,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g取10m/s2。求:
(1)小滑块滑至圆弧轨道最底端时,圆弧轨道对小滑块的弹力大小;
(2)小滑块飞离木板时木板的速度大小;
(3)小滑块从滑上木板到落至水平地面的过程中,小滑块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在长木板B的右端,且离竖直档板P的距离s=10m。现使A、B一起以初速度v0=6m/s向右滑动,当物块A与档板P发生碰撞时,将以碰前的速度大小反弹,而木板B则能从档板P的下方通过,已知木板B的质量为2m、长度L=6.5m,A、B之间以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求木板B由开始到停下来所经历的时间。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花样滑冰运动员所穿冰鞋的冰刀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相同的,为表演一个动作,两人站在一起互推一把。推出后,质量大的运动员
[     ]
A.滑行时间长
B.滑行时间短
C.滑行距离短
D.滑行距离远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