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中学的学习小组在进行科学探测时,一位同学利用绳索顺利跨越了一道山涧,他先用绳索做了一个单摆(秋千),通过摆动,使自身获得足够大的速度后再平抛到山涧对面,如

某实验中学的学习小组在进行科学探测时,一位同学利用绳索顺利跨越了一道山涧,他先用绳索做了一个单摆(秋千),通过摆动,使自身获得足够大的速度后再平抛到山涧对面,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实验中学的学习小组在进行科学探测时,一位同学利用绳索顺利跨越了一道山涧,他先用绳索做了一个单摆(秋千),通过摆动,使自身获得足够大的速度后再平抛到山涧对面,如图所示,若他的质量是M,所用绳长为L,在摆到最低点B处时的速度为v,离地高度为h,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他用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应不小于多少?
(2)这道山涧的宽度不超过多大?
(3)若该同学是从某高处A点无初速度下摆的,则下摆时绳子倾角θ为多大?魔方格
答案
(1)该同学在B处,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
v2
L

解得F=Mg+M
v2
L

即他用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应不小于Mg+M
v2
L

(2)该同学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得,水平方向上有:x=vt
竖直方向上有h=
1
2
gt2

解得x=v


2h
g
,即这道山涧的宽度不超过v


2h
g

(3)对该同学从A处下摆到B处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L-Lcosθ)=
1
2
Mv2-0

解得θ=arccos(1-
v2
2gL
)

答:(1)用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应不小于Mg+M
v2
L

(2)这道山涧的宽度不超过v


2h
g

(3)下摆时绳子倾角θ为θ=arccos(1-
v2
2gL
)
举一反三
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物理小组提出了下面的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为L=2.0m的粗糙的倾斜轨道AB,通过水平轨道BC与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DE,整个轨道除AB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中AB与BC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所示.一个物块以初速度v0=4.0m/s,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到A点时速度方向恰沿AB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要使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从水平轨道DE滑出,求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2)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AB,则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3)若按照(2)的要求,小物块进入轨道后可以有多少次通过圆轨道上距水平轨道高为0.O1m的某一点?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长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如图所示,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把小球拉至最高点A,以水平速度v0抛出.求当v0=


gL
2
时,球运动到最低点C时细线的拉力大小.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0.28m3/min,水离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16


3
m/s,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A.28.8m  1.12×10-2m3B.28.8m  0.672m3
C.38.4m  1.29×10-2m3D.38.4m  0.776m3
题型:安徽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地方,以不同的水平速度同时抛出两个小球.则两球(  )
A.-定不能在空中相遇
B.落地时间可能相等
C.抛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有可能相等
D.抛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
魔方格
题型:广州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光滑曲面的末端与一长L=1m的水平传送带相切,传送带离地面的高度h=1.25m,地面上有一个直径D=0.5m的圆形洞,洞口最左端的A点离传送带右端的水平距离S=1m,B点在洞口的最右端,传动轮作顺时针转动,使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现使某小物体(可看做质点)从曲面上距离地面高度H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刚到达传送带上时小物体的速度恰好和传送带相同,并最终恰好由A点落入洞中.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1,g取10m/s2
求:
(1)传送带的运动速度v的大小;
(2)H的大小.魔方格
题型:桂林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