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5日,我国载人航天宇宙飞船“神舟七号”进入预定轨道,且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并顺利返回地面.我们通过电视转播画面看到宇航员在出舱时好像“飘浮

2008年9月25日,我国载人航天宇宙飞船“神舟七号”进入预定轨道,且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并顺利返回地面.我们通过电视转播画面看到宇航员在出舱时好像“飘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9月25日,我国载人航天宇宙飞船“神舟七号”进入预定轨道,且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并顺利返回地面.我们通过电视转播画面看到宇航员在出舱时好像“飘浮”在空中.已知地球的半径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飞船距地面高h,航天员在舱外活动的时间为t,求这段时间内飞船走过的路程.
答案
根据G
Mm
(R+h)2
=m
v2
R+h
,GM=gR2得,
v=


gR2
R+h

则这段时间内飞船走过的路程s=vt=


gR2
R+h
t

答:这段时间内飞船走过的路程为


gR2
R+h
t
举一反三
中俄联合火星探测器,2009年10月出发,经过3.5亿公里的漫长飞行,在2010年8月29日抵达了火星.双方确定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火卫一在火星赤道正上方运行,与火星中心的距离为9450km,绕火星1周需7h39min.若其运行轨道可看作圆形轨道,万有引力常量为G=6.67×10-11Nm2/kg2,则由以上信息能确定的物理量是(  )
A.火卫一的质量B.火星的质量
C.火卫一的绕行速度D.火卫一的向心加速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新网2010年4月23日报道,美国无人驾驶空天飞机X-37B于北京时间4月23日发射升空.如图所示,空天飞机能在离地面6万米的大气层内以3万公里的时速飞行;如果再用火箭发动机加速,空天飞机就会冲出大气层,像航天飞机一样,直接进入地球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返回大气层后,它又能像普通飞机一样在机场着陆,成为自由往返天地间的输送工具.关于空天飞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从地面发射加速升空时,机舱内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B.它在6万米的大气层内飞行时,只受地球的引力
C.它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地球的引力做正功
D.它从地球轨道返回地面,必须先减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发射远程弹道导弹,弹头脱离运载火箭后,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飞行,击中地面目标B.C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关于弹头在C点处的速度v和加速度a,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v=


GM
R+h
a=
GM
(R+h)2
B.v<


GM
R+h
a=
GM
(R+h)2
C.v=


GM
R+h
a>
GM
(R+h)2
D.v<


GM
R+h
a<
GM
(R+h)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发射月球探测器存在发射“窗口”,所谓“窗口”既是探测器进入奔月轨道(图中的轨道4)的时刻.为避免错过发射“窗口”,我国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是在发射“窗口”之前几天发射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先由长征系列某型号火箭送入图中的近地圆轨道1,在轨道1上运行适当时间,然后在卫星自带发动机作用下在图中P点变轨进入停泊轨道2,在停泊轨道2上运行两圈后,再在P变轨进入停泊轨道3,在轨道3上又运行两圈刚好赶上发射“窗口”,再一次在P点变轨进入奔月轨道4.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嫦娥一号”卫星在轨道1、2、3上运行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a3,则a1<a2<a3
B.若“嫦娥一号”卫星在轨道1、2、3上运行周期分别为T1、T2、T3,则有T1<T2<T3
C.“嫦娥一号”在P点进入奔月轨道的速度一定大于11.2km/s
D.“嫦娥一号”在P点进入奔月轨道的速度一定小于11.2km/s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772年,法籍意大利数学家拉格朗日推断出:两个质量相差悬殊的天体(如太阳和地球)所在同一平面上有5个点,如图中的L1、L2、L3、L4、L5,人们称为拉格朗日点,由于这五个点特殊性,已经成为各个航天大国深空探测所争夺的地方.2012年8月25日23时27分,经过77天的飞行,“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太阳与地球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拉格朗日L2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嫦娥二号”位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二号”绕太阳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相等
B.“嫦娥二号”在该点处于平衡状态
C.“嫦娥二号”所需向心力不可能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
D.“嫦娥二号”的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