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在Q点点火,使火箭加速,让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轨道2,到达P点后,再使卫星加速,进入预定轨道3.轨

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在Q点点火,使火箭加速,让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轨道2,到达P点后,再使卫星加速,进入预定轨道3.轨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在Q点点火,使火箭加速,让卫星做离心运动,进入轨道2,到达P点后,再使卫星加速,进入预定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2上从Q点向P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逐渐变大
B.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
魔方格
答案
A、卫星在轨道2上从Q点向P点运动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负功,动能减小,则速度减小.故A错误.
B、卫星在P点所受的万有引力小于在Q点所受的万有引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在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Q点的加速度.故B错误.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和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所受的万有引力相等,则加速度相等.故C正确.
D、卫星从轨道2上的P点需加速,使得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进入圆轨道3.所以在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3上经过P点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举一反三
观测卫星的运动是用来测量地球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天文小组测得一颗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h,运行周期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将地球的质量 M 表示为(  )
A.M=
4π2R3
GT2
B.M=
4π2(R+h)3
GT2
C.M=
4π2R
GT2
D.M=
4π2(R+h)
GT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飞船在地球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飞船在该圆轨道上运行时:
(1)速度v的大小和周期T.
(2)速度v与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质量为1.24t,在某一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定点在北京正上方太空,所以我国可以利用它进行电视转播
B.它的轨道平面一定与赤道平面重合
C.若要发射一颗质量为2.48t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则该卫星的轨道半径将与“亚洲一号”卫星轨道半径一样大
D.要发射一颗质量为2.48t的地球同步卫星,则该卫星的轨道半径将比“亚洲一号”卫星轨道半径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后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刹车制动”,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上Ⅰ长
B.虽然“刹车制动”,但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上Ⅰ短
C.“嫦娥一号”在P点的线速度大于Q点的线速度
D.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P点时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加速度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9月29日晚21时16分,我国将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它将在两年内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我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前按如图所示的轨道示意图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舟八号的加速度比天宫一号小
B.神舟八号运行的速率比天宫一号小
C.神舟八号运行的周期比天宫一号长
D.神舟八号运行的角速度比天官一号大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