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30°的斜面,减速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0.6g(g为重力加速度),则物体在沿斜面向上滑行距离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30°的斜面,减速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0.6g(g为重力加速度),则物体在沿斜面向上滑行距离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30°的斜面,减速上滑的加速度大小为0.6gg为重力加速度),则物体在沿斜面向上滑行距离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的动能减少了0.6mgsB.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0.5mgs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0.4mgsD.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0.1mgs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动能定理可得,A正确,物体上滑s,则上升的高度为,所以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小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故,即,C错误,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根据功能关系的各种具体形式得到重力势能变化、动能变化和机械能变化.
举一反三
如图所示为放置在竖直平面内游戏滑轨的模拟装置,滑轨由四部分粗细均匀的金属杆组成,其中倾斜直轨AB与水平直轨CD长均为L=3m,圆弧形轨道APDBQC均光滑,ABCD与两圆弧形轨道相切,BQC的半径为r=1m,APD的半径为R=2m,O2AO1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q=37°。现有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穿在滑轨上,以Ek0的初动能从B点开始沿AB向上运动,小球与两段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小球经过轨道连接处均无能量损失。(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要使小球能够通过弧形轨道APD的最高点,初动能EK0至少多大?
(2)求小球第二次到达D点时的动能;
(3)小球在CD段上运动的总路程。(第(2)(3)两问中的EK0取第(1)问中的数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体OCD由不同材料A、B拼接而成,P为两材料在CD边上的交点,且DP>CP。现将OD边水平放置,让小物块无初速从C滑到D;然后将OC边水平放置,再让小物块无初速从D滑到C。已知小物块两次滑动到达P点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材料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B.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P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两次滑动中物块到达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D.两次滑动到达底端的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损失相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长为L的木板水平放置,在木块的A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现缓慢抬高A端,使木板以左端为轴在竖直面内转动,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成α角时小物体开始滑动,此时停止转动木板,小物体滑到木板底端时的速度为v,则在整个过程中(   )
A.支持力对小物体做功为0
B.摩擦力对小物体做功为mgLsinα
C.摩擦力对小物体做功为 - mgLsinα
D.木板对小物体做功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轨道ABO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由光滑水平轨道OB和倾角θ=30°、高度h=1m的倾斜轨道BA连接而成, OB与BA连接处是半径很小的圆弧,水平轨道上一轻质弹簧左端O固定在竖直的墙上,质量m=0.5kg的小物块从BA轨道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物块与倾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10m/s2,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

(1)物块第一次在水平轨道上压缩弹簧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EP
(2)物块在倾斜轨道上滑动的总路程s;
(3)物块第n次压缩弹簧后,沿倾斜轨道上升的最大高度h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匀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 )
A.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B.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物体动能增加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和
D.物体动能增加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