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3月12日15时36分,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导致放射性物质铯(Cs)13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3月12日15时36分,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导致放射性物质铯(Cs)13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3月12日15时36分,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导致放射性物质铯(Cs)137和碘(I)131泄露.已知铯(Cs)137的半衰期约为30年,碘(I)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电站由于核反应堆温度过高且冷却系统失效而发生爆炸,因此该核反应堆进行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
B.经过约120年,铯(Cs)137的含量降低到初始含量的6.25%
C.碘(I)131发生的是β衰变,其衰变方程是
 13153
I→
 131 54
Xe(氙)+
 01
e
D.E=mc2中的E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答案
A、在轻核的聚变中,要想发生核聚变要求达到几百万度的高温,因此轻核的聚变反应叫做热核反应,核反应堆进行的核反应是裂变反应,A错误;
B、由公式N=N0(
1
2
)
t
T
知t=180×365,T=8,代入公式知N=0.00625N0,B正确;
C、碘(I)131发生的是β衰变,其衰变方程是
 13153
I→
 131 54
Xe(氙)+-10e,C错误;
D、E=mc2中的E是发生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生成粒子的动能,D错误;
故选B
举一反三
电子是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下列对电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立根发现电子,汤姆生最早测量出电子电荷量为1.6×l0-19C
B.氢原子的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向外辐射光子,原子能量增加
C.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逸出成为光电子,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等于入射光能
D.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β射线实际是高速电子流,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
题型:丰台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设某放射性元素a的原子核数为N,半衰期为T,另一种放射性元素b的原子核数为16N,半衰期为T/2,它们经历相同的时间衰变后,a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数相同,则这段时间t=______.
题型:南汇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科研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型镍铜长效电池,它是采用半衰期长达10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镍63(
 6328
Ni
)和铜两种金属作为长寿命电池的材料,利用镍63发生β裂变时释放电子给铜片,把镍63和铜片做电池两极外接负载为负载提供电能.下面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镍63的裂变方程是
 6328
Ni
 0-1
e+
 6327
Cu
       ②镍63的裂变方程是
 6328
Ni
 0-1
e+
 6329
Cu

③外接负载时镍63的电势比铜片高            ④该电池内电流方向是从镍到铜片.
A.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①④
题型:南开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原来静止的原子核 
 AZ
X,质量为m1,处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经α衰变变成质量为m2的原子核Y,α粒子的质量是m3,已测得α粒子的速度垂直磁场B,且动能为E0.假定原子核X衰变时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1)核Y与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周期之比为 
z
z-2

(2)核Y与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2
z-2

(3)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m1-m2-m3
(4)此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 
AE0
A-4
A.(1)(2)(3)B.(2)(3)(4)C.(1)(2)(4)D.(1)(3)(4)
题型:河东区二模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X”表示中子的是(  )
A.
 23592
U+
 10
n→
 13654
Xe+
 9038
Sr+10X
B.
 147
N+
 42
He→
 178
O+X
C.
 20480
Hg+
 10
n→
 20278
Pt+2
 11
H+X
D.
 23992
U→
 23993
Np+X
题型:塘沽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