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

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
(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
(3)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的图示)答______
(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答:______.魔方格
答案

魔方格
(1)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与F1和F2共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F,标上箭头.如图所示.
(2)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合力与橡皮筋的拉力大小相等,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故A正确;
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橡皮条的拉力的合力为零,它们之间不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B错误;
C、两次拉橡皮筋时,为了使两次达到效果相同,橡皮筋结点必须拉到同一位置O,故C正确;
D、结点位置不变,合力不变,当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改变时,另一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必须都改变,故D错误.
故选AC.
(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条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与橡皮条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故张华作的符合实验事实符合实验事实.
(4)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是测力的大小时出现误差,或者在做平行四边形时出现误差,故具体情况可能为:①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②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③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AC(3)张华作的符合实验事实.(4)①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②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③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
举一反三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使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若只用一个弹簧秤拉,且要产生相同的效果,只要______
A.把橡皮条拉直              B.把橡皮条拉长
C.把橡皮条拉成同样的长度    D.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第一次沿着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某一位置,将该位置标记为O点,读取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记录为F1、F2,并用笔在两绳的拉力方向上分别标记a、b两点,分别将其与O点连接,表示两力的方向.第二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端仍至O点,记录其拉力F的大小并用上述方法记录其方向.
①两次用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活动 端都要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②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______是F1和F2合力的实际测量值.(填F或F")
③这位同学在实验中确定分力方向时,图甲所示的a点标记得不妥,其原因是______.魔方格
题型:广东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某次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F2已在图中画出,图中的方格每边长度表示2N,O点是橡皮条的结点,请用两个直角三角板严格作出合力F的图示,并用“图示法”求出合力的大小为______ N(注意:在答题纸上作图)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套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套.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魔方格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
(2)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多选题)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在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方木块、白纸、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铅笔一支;.在做上述实验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结两个细绳套,通过细绳套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橡皮条,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下: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然后用一个弹簧秤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到达④______,再记下 ⑤______和⑥______.
(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__
A.每次把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长相同的长度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
(3)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绳套结点的位置.图中①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②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_③______和_④______进行比较,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