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王安石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王安石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王安石
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昧冒而粗有所陈。
伏惟太祖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变置施设,必当其务。故能驾驭将帅,训齐士卒,外以捍夷狄,内以平中国。于是除苛赋,止虐刑,废强横之藩镇,诛贪残之官吏,躬以简俭,为天下先。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太宗承之以聪武,真宗守之以谦仁,以至仁宗、英宗,无有逸德。此所以享国百年而天下无事也。
仁宗在位历年最久,臣于时实备从官,施为本末,臣所亲见。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而陛下详择其可,亦足以申鉴于方今。伏惟仁宗之为君也,仰畏天,俯畏人,宽仁恭俭,出于自然,而忠恕诚悫,终始如一,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终不忍加兵。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自夏人顺服,蛮夷遂无大变。边人父子夫妇,得免于兵死,而中国之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者,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一人,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宁屈己弃财于夷狄,而不忍加兵之效也。大臣贵戚,左右近习,莫敢强横犯法,其自重慎,或甚于闾巷之人,此刑平而公之效也。募天下骁雄横猾以为兵,几至百万,非有良将以御之,而谋变者辄败;聚天下财物,虽有文籍,委之府史,非有能吏以钩考,而断盗者辄发;凶年饥岁,流者填道,死者相枕,而寇攘者辄得。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此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之效也。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之效也。
(有删改)
[注] ①元元:老百姓。②申鉴:作为……的借鉴。③邪:奸邪。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周知人物之情伪     周:周围
B.边人父子夫妇,得免于兵死兵:战乱
C.虽有文籍,委之府史委:交付
D.非有能吏以钩考钩考:查考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属于宋朝得以“享国百年”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①除苛赋,止虐刑 ②躬以简俭,为天下先 ③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 ④未尝妄兴一役,未尝妄***一人 ⑤刑平而公,赏重而信 ⑥中国之人,安逸蕃息,以至今日者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④⑤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文的写作缘于皇帝向王安石询问宋朝统治上百年且天下无事的原因,王安石在文中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尽到了作为皇帝近臣的责任。
B.文章历数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清明正确的内政外交政策,指出这是宋朝百年无事的根本原因。
C.文章详写了仁宗在位时的政治、外交等方面的举措及其获得的成效,意在为当朝的皇帝提供借鉴。
D.因为仁宗时刑罚公正、赏赐很重而守信用,所以皇亲国戚能守法自重;水旱灾年,偷盗财物的人能很快被捕获。
小题4:请把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其于出政发令之间,一以安利元元为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贪邪横猾,虽间或见用,未尝得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选自《孟子》)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太祖在制定政策发布命令的时候,一切(或“全都”)以百姓能平安、得利为准则。(“一”“安利”与句意各1分)(2)审理案件尽量使犯人能够活下来,特别憎恨官吏对百姓的残暴***扰。(“生”“特”与句意各1分)(3)贪婪奸邪强横狡猾的人,即使偶尔被任用,(也是)不能够长久。(“间或”“见”与句意各1分)
小题5: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周:详尽,全面。
试题分析:
小题2:③⑥都是君主施行仁政的结果。
试题分析:
小题3:“历数……内政外交政策”错误。
试题分析:
小题4:略
试题分析:
小题5: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定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时翔,字皋谟,江苏镇洋人。为诸生,绩学未遇。雍正六年,世宗重选守令,命中外官各举一人,同州人沈起元,官兴化知府,以时翔应诏,即授福建晋江知县。时福建吏治颓废,遣使按视,多更诸守令有司,颇尚操切。晋江民好讼,时翔至,曰:“此吾赤子,忍以盗贼视乎?”一以宽和为治。坐堂皇,呴呴作家人语。曲直既判令两造释忿相对揖由是讼者日衰。观风整俗使刘师恕按泉州,委时翔鞫疑狱二十余事,语人曰:“晋江长者,决狱又何精敏也!”寻调政和,又调瓯宁。
擢漳州府同知,驻南胜。南胜民族居峒中,多械斗。有赖唱者,纠众夺犯,匿险自固。时翔亲入山谕之曰:“汝诸赖万人,奈何庇一人而以死殉耶?为我缚唱来即无事。”唱不得已自缚出,始如律。濑子坑民叶扬煽乱,时翔谓缓之可一纸定,或张其事,大吏檄入山剿之。事平,意不自得,乞病归。
乾隆元年,以荐起山西蒲州府同知,擢成都知府。以廉率属,善审机要。钱价腾,布政使榜平其直,市大哗。时翔方在假,召成都、华阳二令曰:“市直当顺民情抑之钱闭不出奈何?”言于布政撤其榜,钱价寻平。
议徙凉州兵于成都,拓驻防城,当夺民居二千家。时翔检故牍,请曰:“城故容兵三千,现兵一千五百,尚虚其半。第出现所侵地足矣,奚拓为?”已而凉州兵亦不果徙。成都当康熙时,人稀谷贱,旗兵利得银。至雍正以后,生聚多,谷贵,又原得谷。或徇其意,令民受银,购谷给兵。未几,汉兵亦欲仿行,时翔曰:“旗兵例不出城,语言与土人殊,故代购。汉兵皆土著,奚代为?”二事亦赖布政力主其议得止。
至七年,江南、湖广灾,巡抚奏运蜀米四十万石济之。湖广急米,来领运,江南则否。巡抚乃檄下县馈运舳舻蔽江商贾不通成都薪炭俱绝。时翔谓江南运可缓,徒病蜀。请独运楚,而听商人自运江南。时尧熙既没,竟无用其言者。时翔在成都,屡雪疑狱,时称神明。九年,卒。
[注] ①呴呴:温和貌。②大吏:旧时指独当一面的地方官,如总督、巡抚。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四》)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遣使按视,多更诸守令有司   按:巡行,巡视
B.唱不得已自缚出,始如律如:遵从,依照
C.或张其事,大吏檄入山剿之张:张大,扩张
D.以廉率属,善审机要率:表率,楷模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时翔“善审机要”的一组是(3分)(  )
①坐堂皇,呴呴作家人语 ②此吾赤子,忍以盗贼视乎 ③市直当顺民情,抑之,钱闭不出,奈何④第出现所侵地足矣,奚拓为 ⑤汉兵皆土著,奚代为 ⑥巡抚奏运蜀米四十万石济之
A.①②⑤B.②③⑥
C.①④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雍正六年,清世宗重新选拔各地的行政长官,命令朝廷内外官员各推举一个人,时翔靠同州人沈起元的推荐被授予福建晋江知县的官职。
B.时翔治理晋江一向宽和,常常说:“这些人都是我的子民,怎么忍心用盗贼来看待他们呢?”坐在大堂审案,温和地像与家人谈话。
C.时翔审判案件又准又快。观风整俗使刘师恕巡视泉州时,就曾委派他审讯一些疑难案件,并对他判案的精确迅速赞叹有加。他为官廉洁,给下属树立了榜样。
D.时翔懂得市场价格应当顺应民情的道理。有一次钱价迅速攀升,布政使张榜压制它的市值,造成市场大乱。正在休假的时翔撤下了榜文,钱价不久就降下来了。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曲直既判,令两造释忿,相对揖,由是讼者日衰。(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市直当顺民情,抑之,钱闭不出,奈何?(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巡抚乃檄下县馈运,舳舻蔽江,商贾不通,成都薪炭俱绝。(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_____便___________《诗__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出其范围否?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节选自《随园诗话》)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三国曹马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魏伐吴,三征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嘏曰:“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道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矣!
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
(选自《容斋四笔》,有删改)
[注] ①马:指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氏。②三征: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③傅嘏:字兰石,魏雍州人。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B.师又谢朝士曰谢:谢绝
C.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引:率领
D.谁任其咎咎:罪过
小题2: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司马氏善“收人心”的一项是(3分)(  )
①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②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③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④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⑤司马欲委罪于孤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伐吴失败后,出征的军队中的所有人都得到了宽宥,没有人受到处罚。
B.陈泰率领雍州与并州的联军讨伐胡人,结果战败。
C.王基讨伐诸葛诞时,军队“人心摇荡”,但他凭借自己的“深算利害”,最终取得了胜利。
D.作者认为曹、马固然奸诈,但他们用兵之时能够笼络人心,让将士乐于为其效力。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或千旋百绕,而不病其繁细。或东伏西挺,而愈见其奇。
(选自林纾《中学国文读本》)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登平远台记
[明] 宗臣
平远台在省城中东南。《闽志》三山,此即所谓鳌峰山也。山固奇,在城中尤奇。宗子入闽十朔未登也,盖以戎故。而客有好宗子者,乃召宗子登焉。凡几折始上,又折而东,登鳌石亭。天风高扬,万象萧瑟,宗子于是仰而思,俯而叹也。
客曰:“大夫何叹?”宗子曰:“嗟客乎,嗟客乎,客闻其说余恐客之投觞于地而莫余饮也。夫闽者,岂非记所称东南巨丽哉?家缨弁,人诗礼,农嬉于畴,而商歌于涂也。当是时而登厥台焉,高山大川,游云芳草,罔弗触吾目也,则罔弗快吾心也,今何时也?吾见兹台三驻军矣。客亦东眺大海乎?楼船组练隐隐起也;南睇于江,故里妇日濯锦漂絮其中者,今健儿饮马矣;西瞻乌石,盖有锻甲砺刃、鼓笳铙吹之声焉;北窥闾井,则父老子弟被戎执戈者,怨盈道也。且千里之内,亡者未葬,疮者未起,流者未归,系者未释,吾念之吾不知汗之淫淫至于踵也。昔何以欢?今何以悲?昔何以靖?今何以扰?斯其故难言哉,难言哉!夫君子之谋人国也,上忧主忧而下忧民忧者也。今帝心常在万里,而民瘼充充之在吾前也,方请缨枕戈,不暇餐沐矣,客乃欲吾观高山大川、游云芳草而嬉乎?此吾所为叹也。昔元臣据闽之险,以抗我旅,皇祖乃命楼船将军从大海径捣其穴空之,帝谟赫,日月同炳。乃今策事之臣顾不能设一奇制敌而使丑夷往往截海窥我,此视皇祖诸臣何如哉?吾叹之,实愧之也。”
客于是起辞曰:“吾不能解大夫之叹,而大夫又安能饮吾之酒?请大夫为客记之,以示后之登斯台者,毋徒嬉此高山大川、游云芳草而忘厥民忧也。”宗子于是采客之言,以为之记。
[注] ①怨(dú):痛恨而有怨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罔弗触吾目也         罔:没有
B.斯其故难言哉故:缘故
C.帝谟赫,日月同炳谟:谋略
D.此视皇祖诸臣何如哉视:看待
小题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吾所为叹”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夫闽者,岂非记所称东南巨丽哉?
B.父老子弟被戎执戈者,怨盈道也。
C.昔何以靖?今何以扰?
D.帝心常在万里,而民瘼充充之在吾前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平远台在福建的鳌峰山,作者受友人之邀而登临,登高而望,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感叹,既是为奇伟的自然风光,更是为现实的凄然状况。
B.文中多处运用对比,作者通过往昔的繁荣安定与今日的残败动荡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朝臣无能的不满和自己难有作为的愧疚之情。
C.同游宾客虽然不能理解作者的“叹”,但认为实在应该记下这高山大川、游云芳草的美丽景色,以供后来者赏读,于是作者应允而作。
D.文章贯串了作者的忠君爱民意识,其不以登临为乐,忧国忧民之情与《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谓异曲同工。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客闻其说,余恐客之投觞于地,而莫余饮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念之,吾不知汗之淫淫至于踵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乃今策事之臣,顾不能设一奇制敌,而使丑夷往往截海窥我。(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请用斜线(/)线给下列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选自《孙子兵法·始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父进,积阶至武义大夫。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孝宗召见,大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遣再遇与统制陈孝庆取泗州。再遇请选新刺敢死军为前锋,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抚司克日进兵,金人闻之,闭榷场、塞城门为备。再遇曰:“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孝庆从之。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泗有东西两城,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先登,***敌数百,金人大溃,守城者开北门遁。西城犹坚守,再遇立大将旗,呼曰:“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于是两城皆定。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遇,辞曰:“国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且招抚得朝廷几牙牌来?”固辞不受。寻除环卫官。
倪调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复遣孝庆等继之。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骑为先锋取徐州,至虹,遇郭、李兵裹创旋,问之,则曰:“宿州城下大水,我师不利,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矣。”再遇督兵疾趋,次灵壁,遇孝庆驻兵于凤凰山,将引还,再遇曰:“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吾奉招抚命取徐州,道于此,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再遇曰:“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金果以五千余骑分两道来,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灵壁北门,自领兵冲敌阵。金人见其旗,呼曰“毕将军来也”。遂遁。再遇手挥双刀,水追击,***敌甚众,甲裳尽赤,逐三十里。诸军发灵壁,再遇独留未动,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诸将问:“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金兵七万在楚州城下,三千守淮阴粮,又载粮三千艘泊大清河。再遇谍知之。曰:“敌众十倍,难以力胜,可计破也。”乃遣统领许俊道趋淮阴,夜二鼓衔枚至敌营,各携火潜入,伏粮车间五十余所,闻哨声举火,敌惊扰奔窜,生擒乌古伦师勒、蒲察元奴等二十三人。嘉定元年,除左骁卫上将军。和好成,累疏乞归田里,赐诏不允,除保康军承宣使,降诏奖谕,寻令带职奏事,提举佑神观。六年,提举太平兴国宫,十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卒,年七十。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十一》,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吾奉招抚命取徐州,道于此假:借(道)
B.再遇手挥双刀,水追击绝:渡过,横渡
C.逐三十里北:逃跑的人
D.乃遣统领许俊道趋淮阴间:秘密地,暗中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毕再遇卓越军事才能的一项是 (3分)
①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  
②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  
③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 
④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  
⑤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    
⑥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
A.①②⑤B.①④⑤C.③④⑥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毕再遇的父亲经多次提拔,最后升到武义大夫。毕再遇则是借父亲的恩荫做的官,后来又因武艺出众,受到孝宗皇帝的喜爱和赏赐。
B.毕再遇用声东击西、分化瓦解等策略,很快攻下泗州的东西两城。当上级奖赏他时,他却表现出一种以国事为先、不重名利的胸怀和气度。
C.攻打宿州的郭、李部队出师不利,毕再遇听说后赶快引兵驰援,与陈孝庆部会合,截击前来追赶的金军,***敌众多,使金军溃败,然后火焚灵壁,安全撤离。
D.战事平息,宋金讲和,毕再遇屡次上疏,表达告老还乡的愿望;可是南宋皇帝对他仍是极力挽留,不仅表彰奖励,还多次为其加官晋爵。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5分)
(2)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课内语段阅读: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完成后面题目。
小题1:下面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
B.兵: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
C.或: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小题2:选出与“王道之始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小题3:对上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小题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梁惠王采用移民移粟措施而民不加多的忡忡忧心开篇,提出问题。
B.孟子借题发挥阐述了自己的仁政思想。
C.孟子首先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没有本质区别,“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继而孟子具体阐述要“天下之民至焉”,必须养生丧死尊老重教、赈灾救民,使黎民不受饥寒。
D.全文围绕使“民加多”的话题,巧妙设喻,先正后反,排比铺张,气势磅礴。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