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阿房宫赋》选段,完成后面题目。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阿房宫赋》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小题1:下列句中“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3分)A.齐、楚之精英 | B.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D.杳不知其所之也 | 小题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面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六王毕,四海— 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③骊山北构而西折 ④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⑥日削月割 ⑦族秦者,秦也A.①④⑦/②③/⑤/⑥ | B.①②③⑥/④⑦/⑤ | C.①/②③⑥/④⑦/⑤ | D.①③⑥/②④⑦/⑤ | 小题3:下列与“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戍卒叫,函谷举 |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D.不患人之不己知 | 小题4:对本段文字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整段文字写宫女、珍宝众多,表现了宫中统治者生活的奢靡荒淫。 | B.段首六句都是对偶的四字句,写众多宫人的来源——从六国掠来。其中“王子”“皇孙”指的是六国诸侯的儿子、孙子。 | C.“明星荧荧”至“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等句,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方法,从各方面描写宫女生活的奢侈豪华,从而反映秦王朝统治者的奢靡荒淫。 | D.写宫中珍宝之多,—方面表现出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揭露了他们劫掠抢夺的行径。 | 小题5:翻译(6分)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小题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秦 人 不 暇 自 哀 而 后 人 哀 之 后 人 哀 之 而 不 鉴 之 亦 使 后 人 而 复 哀 后 人 也 |
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小题5:(1)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使人骤然吃惊,是皇上的宫车驰过;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驶到哪儿去了。(2)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小题6:秦 人 不 暇 自 哀/ 而 后 人 哀 之/ 后 人 哀 之 而 不 鉴 之 /亦 使 后 人 而 复 哀 后 人 也(共2分,每处0.5分)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例句与A句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B.代词,指财宝; C宾语前置的标志;D.动词,到某处。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①为数词作动词;②③⑥为名词作状语;④⑦为名词作动词;⑤为意动用法。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例句与c句都是判断句式。A.被动句;B.状语后置句;D.宾语前置句。对于特殊句式,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小题4: 试题分析:“诸侯的儿子、孙子”一句错,应是“女儿、孙女”。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小题5: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是判断句,翻译时要加是,“之”为动词,解释为到;第二句时注意“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中的意动用法,“惜”解释为可惜。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小题6: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中的断句。解答时要先回到上下文语境中,心中默译一遍,翻译时要关注句中的名词、动词、重点虚词,例如本句中的“而、之、亦”,这些地方有可能就是应该断开的地方,再根据翻译用斜线断开。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已:不久 | B.客逾庖而宴。庖:厨房 | C.比去,以手阖门。比:比较 | D.令人长号不自禁。号:哭泣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娘以指叩门扉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B.先妣抚之甚厚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 C.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D.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3分)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3分) 小题4:请用斜线(/)给下文断句,只断6处。(3分) 余 读 归 震 川 文 之 为 女 妇 者 一 往 情 深 每 以 一 二 细 事 见 之 使 人 欲 涕 盖 古 今 事 无 巨 细 唯 此 可 歌 可 泣 之 精 神 长 留 天 壤 (黄宗羲《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臧熹子质,字含文,少好鹰犬,善蒱博意钱之戏。长六尺七寸,出面露口,颓顶拳发。初为世子中军参军,尝诣护军赵伦之,伦之名位已重,不相接。质愤然而起曰:“大丈夫各以老妪作门户,何至以此中相轻。”伦之惭谢,质拂衣而去。 后为江夏王义恭抚军参军,以轻薄无检,为文帝所嫌,徙给事中。会稽长公主每为之言乃出为建平太守甚得蛮楚心历竟陵内史巴东建平二郡太守吏人便之。质年始出三十,屡居名郡,涉猎文史,尺牍便敏,有气干,好言兵。文帝谓可大任,以为徐、兖二州刺史,加都督。在镇奢费,爵命无章,为有司所纠,遇赦。与范晔、徐湛之等厚善。晔谋反,量质必与之同。会事发,复为义兴太守。 二十七年,迁南谯王义宣司空司马、南平内史,未之职,会魏太武帝围汝南,戍主陈宪固守告急。文帝遣质轻往寿阳,与安蛮司马刘康祖等救宪。后太武率大众数十万向彭城,以质为辅国将军北救。始至盱眙,太武已过淮。二十八年正月,太武自广陵北返,悉力攻盱眙,就质求酒。质封溲便与之,太武怒甚,筑长围一夜便合。 魏以钩车钩垣楼,城内系絙,数百人叫呼引之,车不能退。既夜,以木桶盛人,悬出城外,截其钩获之。明日又以冲车攻城,城土坚密,每至,颓落下不过数斗。魏军乃肉搏登城,坠而复升,莫有退者。杀伤万计,死者与城平。如此三旬,死者过半,太武乃解围遁走。上嘉质功,以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监四州诸军事。明年,文帝又北侵,使质率见力向潼关。质顿兵不肯时发,又顾恋嬖妾,弃军营垒,单马还城,散用国库见钱六七百万,为有司所纠,上不问。《南史·臧质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命无章,为有司所纠纠:检举、弹劾。 | B.以轻薄无检检:检讨。 | C.为文帝所嫌,徙给事中徙:调职。 | D.量质必与之同 量:估计、揣测。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质愤然而起曰 剑阁峥嵘而崔嵬 | B.魏军乃肉搏登城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 C.截其钩获之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 D.未之职,会魏太武帝围汝南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会稽/长公主每为之/言乃出为建平太守/甚得/蛮楚心历竟陵/内史巴东建平 二郡/太守/吏人便之。 | B.会稽长/公主每为之言/乃出为建平太守/甚得/蛮楚心历竟陵内史/巴东建平 二郡/太守吏人便之。 | C.会稽长公主每为之言/乃出为建平太守/甚得蛮楚心/历竟陵内史/巴东建平 二郡太守/吏人便之。 | D.会稽长公主每为之/言乃出为建平太守/甚得蛮楚/心历竟陵/内史巴东建平 | 二郡太守/吏人便之。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太武率大众数十万向彭城,以质为辅国将军北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夜,以木桶盛人,悬出城外,截其钩获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年始出三十,屡居名郡,涉猎文史,尺牍便敏,有气干,好言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二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怨,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敌,则固以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节选自苏轼《教战守策》)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亦不然矣然:……的样子。 | B.此臣所谓大患也患:祸患。 | C.则又以军法从事从事:部署办事。 | D.而邀其上者,何故邀:通“要”,“要挟”。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愚者见四方之无事翱翔蓬蒿之间 | B.战者必然之势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 C.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仲尼岂贤于子乎 | D.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己欲立而立人 | 小题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仲 尼 曰 善 哉 政 宽 则 民 慢 慢 则 纠 之 以 猛 猛 则 民 残 残 则 施 之 以 宽 宽 以 济 猛 猛 以 济 宽 政 是 以 和。——《左传》A.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 B.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 C.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 D.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 晟 传 孙晟,初名凤,又名忌,密州人。好学,有文辞,尤长于诗。少为道士,居庐山简寂宫。常画唐诗人贾岛像置于屋壁,晨夕事之。简寂宫道士恶晟,以为妖,以杖驱出之。乃儒服北之赵、魏,谒唐庄宗于镇州,庄宗以晟为著作佐郎。天成中,朱守殷镇汴州,辟为判官。守殷反,伏诛,晟乃弃其妻子,亡命陈、宋之间。安重诲恶晟,以谓教守殷反者晟也,画其像购之,不可得,遂族其家。 晟奔于吴。是时,李昪方篡杨氏,多招四方之士,得晟,喜其文辞,使为教令,由是知名。晟为人口吃,遇人不能道寒暄,已而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昪尤爱之,引与计议,多合意,以为右仆射,与冯延巳并为昪相。晟轻延巳为人,常曰:“金碗玉杯而盛狗屎可乎?”晟事昪父子二十余年,官至司空,家益富骄,每食不设几案,使众妓各执一器,环立而侍,号“肉台盘”,时人多效之。 周世宗征淮,李景惧,始遣泗州牙将王知朗至徐州,奉书以求和,世宗不答。又遣翰林学士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不答。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谟与晟等皆言景愿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岁贡百万以佐军。而世宗已取滁、扬、濠、泗诸州,欲尽取淮南乃止,因留使者不遣,而攻寿州益急。谟等见世宗英武非景敌,而师甚盛,寿春且危,乃曰:“愿陛下宽臣五日之诛,容臣还取景表,尽献淮北诸州。”世宗许之,遣供奉官安弘道押德明、崇质南还,而谟与晟皆见留。德明等既还,景悔,不肯割地。世宗亦以暑雨班师,留李重进、张永德等分攻庐、寿,周兵所得扬、泰诸州,皆不能守,景兵复振。重进与永德两军相疑,有隙,永德上书言重进反,世宗不听。景知二将之相疑也,乃以蜡丸书遗重进,劝其反。 初,晟之奉使也,语崇质曰:“吾行必不免,然吾终不负永陵一抔土也。”永陵者,昪墓也。及崇质还,而晟与钟谟俱至京师,馆于都亭驿,待之甚厚,每朝会入阁,使班东省官后,召见必饮以醇酒。已而周兵数败,尽失所得诸州,世宗忧之,召晟问江南事,晟不对,世宗怒,未有以发。会重进以景蜡丸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发怒曰:“晟来使我,言景畏吾神武,愿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馀人皆杀之。晟临死,世宗犹遣近臣问之,晟终不对,神色怡然,正其衣冠南望而拜曰:“臣惟以死报国尔!”乃就刑。晟既死,钟谟亦贬耀州司马。其后,世宗怒解,怜晟忠,悔杀之,召拜钟谟卫尉少卿。景已割江北,遂遣谟还,而景闻晟死,亦赠鲁国公。 (节选自《新五代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与计议,多合意 引:牵引。 | B.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 副:做副手。 | C.而谟与晟皆见留 见:表被动。 | D.召晟问江南事,晟不对 | 对:回答。 小题2:下列分别表明孙晟才学渊博和坚贞爱国的一组是( )A.常画唐诗人贾岛像置于屋壁,晨夕事之 乃遣礼部尚书王崇质副晟奉表 | B.多招四方之士,得晟,喜其文辞,使为教令 晟与钟谟俱至京师,馆于都亭驿,待之甚厚 | C.已而坐定,谈辩锋生,听者忘倦 吾行必不免,然吾终不负永陵一抔土也 | D.召晟问江南事,晟不对 | 金碗玉杯而盛狗屎可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晟为人好学,有文辞,因此,他受到李昪重用。他虽有口吃的毛病,遇见人不能寒暄,但坐定之后却健谈善辩话锋生动,使听的人都能忘记了疲倦。 | B.周世宗征伐淮南的时候,李景曾派王崇质为使者、孙晟为副手前去谈和,表示愿意割让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但后来李景又反悔而不肯割地给周。 | C.孙晟与冯延巳并为李昪的宰相,他曾奉表出使和谈而被周世宗扣留,并被带到了周的京城,虽受周世宗的优厚待遇却不肯折身事周,最终遭到杀害。 | D.孙晟在出使之初就做好了以身殉国的思想准备,在领命出使周的过程中,他与其他使臣机智灵活地应对时局,纾解国难,最后以身报国,获赐鲁国公之号。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 逸 后魏崇义里有杜子休宅,地形显敞,门临御路。时有隐士赵逸者,云是晋武时人,晋朝旧事,多所记录。正光初,来至京师,见子休宅,叹息曰:“此是晋朝太康寺也。”时人未之信,问其由,答曰:“龙骧将军王濬平吴后,立此寺,本有三层浮图,用砖为之。”指子休园曰:“此是故处。”子休掘而验之,果得砖数万,并有石铭云:“晋太康六年,岁次乙巳,九月甲戌朔,八日辛巳,仪同三司襄阳侯王濬敬造。”时园中果菜丰蔚,林木扶疏,乃服逸言,号为圣人。子休遂舍宅为灵应寺,所得之砖,造三层浮图。好事者问晋朝京师何如今日,逸曰:“晋朝民少于今日,王侯第宅与今日相似。”又云:“自永嘉已来,二百余年,建国称王者,十有六君,吾皆游其都鄙,目见其事。国灭之后,观其史书,皆非实录,莫不推过于人,引善自向。苻生虽好勇嗜酒,亦仁而不杀,观其治典,未为凶暴。及详其史,天下之恶皆归焉。苻坚自是贤主,贼君取位,妄书生恶,凡诸史官,皆此类也。人皆贵远贱近,以为信然。当今之人,亦生愚死智,惑已甚矣。”问其故,逸曰:“生时中庸之人耳,及其死也,碑文墓志,莫不穷天地之大德,生民之能事。为君共尧舜连衡,为臣与伊尹等迹。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所谓生为盗跖,死为夷齐,妄言伤正,华词损实。”当时作文之士,惭逸此言。步兵校尉李登问曰:“太尉府前砖浮图,形制甚古,未知何年所造?”逸云:“晋义熙十二年,刘裕伐姚泓军人所作。”汝南王闻而异之,因问何所服饵以致延年。逸云:“吾不闲养生,自然长寿。郭璞常为吾筮云‘寿年五百岁’,今始余半。”帝给步挽车一乘,游于市里,所经之处,多说旧迹。三年已后遁去,莫知所在。 (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休掘而验之 验:检验。 | B.吾皆游其都鄙 都鄙:京城和边邑。 | C.观其治典,未为凶暴 典:典礼,仪式。 | D.吾不闲养生 | 闲:通“娴”,熟习。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能体现赵逸奇异的一组是( ) ①子休掘而验之,果得砖数万 ②子休遂舍宅为灵应寺 ③时园中果菜丰蔚,林木扶疏 ④吾皆游其都鄙,目见其事 ⑤凡诸史官,皆此类也 ⑥三年已后遁去,莫知所在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魏时,有个隐士叫赵逸,他说自己是晋武帝时候的人,有关晋朝的旧事,他大部分都记得,人们最终相信了他说的话。 | B.赵逸经历了十六位国君,认为很多史书记载的都不是事实,统治者往往把过错推给别人,把好事引到自己身上。 | C.赵逸对运用虚妄之言中伤正气、借助华丽辞藻损害事实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这使得当时的文士很惭愧,因为他们的写作水平比不上赵逸。 | D.汝南王听说了赵逸的事后感到很诧异,认为赵逸可能服用了什么东西才会如此长寿,但赵逸说他是自然长寿。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休遂舍宅为灵应寺,所得之砖,造三层浮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皆贵远贱近,以为信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年已后遁去,莫知所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