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看面题目题。(12分,每小题3分)李龙眠画罗汉记[明]黄淳耀李龙眠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灭,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看面题目题。(12分,每小题3分) 李龙眠画罗汉记 [明]黄淳耀 李龙眠①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灭,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坏纸,仅见腰足。一人戴笠携杖,衣袂翩然,若将渡而无意者。一人凝立无望,开口自语。一人跽左足,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缠结状,双屦脱置足旁,回顾微哂。一人坐岸上,以手踞地,伸足入水,如测浅深者。 为渡者九人:一人以手揭衣,一人左手策杖,目皆下视,口呿②不合。一人脱衣,双手捧之而承以首。一人前其杖,回首视捧衣者。两童子首发鬅鬙③,共舁一人以渡。所舁者长眉覆颊,面怪伟如秋潭老蛟。一人仰面视长眉者。一人貌亦老苍,伛偻策杖,去岸无几,若幸其将至者。一人附童子背,童子瞪目闭口,以手反负之,若重不能胜者。一人貌老过于伛偻者,右足登岸,左足在水,若起未能。而已渡者一人,捉其右臂,作势起之;老者努其喙,缬纹皆见。又一人已渡者,双足尚跣,出其履将纳之,而仰视石壁,以一指探鼻孔,轩渠④自得。 按罗汉于佛氏为得道之称,后世所传高僧,犹云“锡飞杯渡”⑤。而为渡江,艰辛乃尔,殊可怪也。推画者之意,岂以佛氏之作止语默皆与人同,而世之学佛者徒求卓诡变幻、可喜可愕之迹,故为此图以警发之欤?昔人谓太清楼所藏吕真人画像俨若孔、老,与他画师作轻扬状者不同,当即此意。 注:①李公麟,宋代著名画家,号龙眠居士,擅长画山水佛像。②呍:指口张开。③鬅鬙:头发散乱的样子。④轩渠:愉快而笑的样子。⑤锡飞杯渡:锡飞,跨着锡杖飞行;渡,乘着木杯渡河。相传得道高僧可以凭法力锡飞杯渡。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顾微哂顾:回头看 | B.若重不能胜者胜:能承受 | C.出其履将纳之纳:交付 | D.故为此图以警发之与发:提醒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一人貌老过于伛偻者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B.①双手捧之而承以首②剑阁峥嵘而崔嵬 | C.①共舁一人以渡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D.①后世所传高僧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画中罗汉渡江艰辛的一组是 ①伸足入水,如测浅深者 ②目皆下视,口呿②不合 ③一人脱衣,双手捧之而承以首 ④所舁者长眉覆颊,面怪伟如秋潭老蛟 ⑤右足登岸,左足在水,若起未能 ⑥以一指探鼻孔,轩渠④自得小题4: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对著名画家李公麟所绘罗汉渡江图的记述,李公麟在图上共画了十八人, 包括十五个罗汉和三个童子。 | B.文章按照未渡者、正渡者、已渡者的先后顺序,生动地再现了李画中的情景,罗汉们神态各异,无一类同。 | C.画中也有悠闲的罗汉,其中一个让童子抬着,一个让童子背着,他们的轻松与三位童子的辛苦形成鲜明对比。 | D.作者认为,传说中的罗汉能够“锡飞杯渡”,而李画虽然手法高超,但表现罗汉渡江艰辛不符合佛教的本意。 |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坏纸,仅见腰足。(3分) (2)一人貌亦老苍,伛偻策杖,去岸无几,若幸其将至者。(4分) (3)而为渡江,艰辛乃尔,殊可怪也。(3分)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1)画中没有渡江的共有五人。一人正好处在画纸的损坏处,只能看到他的腰和脚。(3分,得分点:凡、值,语句要通顺) (2)一人相貌也很苍老,驼着背拄着手杖,他离江边已经不远,那神情像是庆幸自己快到岸了。(4分,得分点:策、去、幸、其等,语句要通顺) (3)但是这些罗汉为了渡江,如此艰辛,太让人奇怪啊。(3分,得分点:而、为、殊等,语句要通顺)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纳,放入,接纳,文中即穿鞋。 小题2: 试题分析:B均为连词,表并列关系。A①介词,表比较;②介词,译为“从”。C①为连词,表修饰关系;②为介词,拿用。D①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②与“为”构成“为……所……”句式,表被动。 小题3: 试题分析:①写未渡者,⑥写已渡者,均是从侧面表现渡江的艰辛;④写罗汉相貌,也不是直接表现艰辛。 小题4: 试题分析:A文中说“凡十有八人”指的是十八个罗汉,童子不在数内;C童子渡江是罗汉渡江的一部分,无所谓“悠闲”和“对比”;D作者认为,李画意在警示世人,罗汉言行举止与人无异,不要一味寻求所谓诡异奇特地佛家迹象。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不能直译可考虑意译,但要语意完足。整体翻译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原文省略的一般要补出,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李龙眠画的罗汉渡江图,共有十八人。但因画上一角已损坏模糊,仅存罗汉十五个半,以及三个童子。 画中没有渡江有五人。一个正巧在画纸损坏处,只看到腰和脚。一个戴着斗笠,手拿拐杖,衣袖飘扬,好像要渡江又不想渡江的样子。一个直立着眺望远方,张着嘴自言自语。一个左脚跪着,右脚蹲着,用手捧着膝盖,做出纠缠交叉的样子,两只鞋子脱下放在脚边,回头微笑着。一个坐在岸边,用手撑住地面,把脚伸进水里,好像在探测江水的深浅。 正渡江的约有九人。一个用手提起衣摆,一个左手拄着拐杖,眼睛都向下看,嘴大张着合不拢。一个脱下衣服,两手托着,顶在头上。一个把拐杖拄在身前,回头看着两手托衣的人。两个童子头发散乱,共抬一人渡水。他们抬着的人,眉毛长长的,盖住面颊,长相奇特,好像秋潭中的老蛟龙。一个仰着头看长眉老人。一个相貌也老了,驼着背拄着手杖,他离岸不远,神情好像在庆幸快要到达了。一个趴在童子背上,那童子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唇抿得紧紧的,反过手来背着他,好像无法承受身上的重量的样子。一个相貌比驼背的更老,右脚已登岸,左脚还在水中,好像要爬却爬不上去。一个已上岸的,捉住他的右手,作势要拉他上来。老人嘟着嘴,嘴上的皱纹显露出来了。又有一个已登岸的,还赤着双脚,拿出鞋子准备穿上,却又抬头看着石壁,用一根手指挖鼻孔,很得意地笑着。 考查罗汉在佛教中是得道者的称呼,以及后代为高位僧所作的传记,,还有神僧乘法杖飞行、坐木杯渡水的记载。但是这些罗汉渡江,竟然如此艰苦,太让人奇怪啊。我推测作画者的用意,是否因为佛陀的举止言语都和一般人相同,而世上学佛的人却只想寻求奇幻特殊、令人惊喜的迹象,所以画这一幅图来告诫提醒人们吗?从前人说太清楼所藏的吕洞宾画像,相貌庄重一如孔子、老子,和其他画家画的扬扬自得的样子不同,应当就是这个用意。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武 技 蒲松龄 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得甚。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命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骄人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既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忻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支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飞掷,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李以掌致地,惭沮请教。又数日,僧辞去。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观者填溢。尼告众客曰:“颠倒一身,殊大冷落。有好事者,不妨下场一扑为戏。”如是三言。众相顾,迄无应者。李在侧,不觉技痒,意气而进。尼便笑与合掌。才一交手,尼便呵止,曰:“此少林宗派也。”即问:“尊师何人?”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尼拱手曰:“憨和尚汝师耶?若尔,不必较手足,愿拜下风。”李请之再四,尼不可。众怂恿之,尼乃曰:“既是憨师弟子,同是个中人,无妨一戏。但两相会意可耳。”李诺之。然以其文弱故,易之。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方颉颃间,尼即遽止,李问其故,但笑不言,李以为 怯,固请再角。尼乃起。少间,李腾一踝去,尼骈五指下削其股,李觉膝下如中刀斧,蹶仆不能起。尼笑谢曰:“孟浪迕客,幸勿罪!”李舁归,月余始愈。后年余,僧复来,为述往事。僧惊曰:“汝大卤莽!惹他何为?幸先以我名告之,不然,股已断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粗俗 | B.又年少喜胜,思欲败之,以要一日之名要:求取 | C.然以其文弱故,易之易:轻视 | D.偶适历下,见一少年尼僧弄艺于场适:到……去 | 小题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超与憨和尚交手,时时想找出憨和尚的破绽以打败他;憨和尚为了惩罚李超,一脚把他踢出一丈多远,愤而择日告辞而去。 | B.憨和尚德高艺精,机智风趣;李超敏而好学,豪爽好施;尼僧武技高超,争强好胜。小说中几个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 C.本文善于通过“笑”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憨和尚与尼僧高强的武艺、谦和的性情,这些关于“笑”的描写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 D.本文通过曲折跌宕的情节安排,重在描写变幻莫测的武术技巧,故事性强,引人入胜,体现了古代文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 小题4:翻译(10分) (1)李由此以武名,遨游南北,罔有其对。(3分) (2)众相顾,迄无应者。(3分) (3)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4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以下小题。 ①钱乙,字仲阳。父颢,善针医,然嗜酒喜游。一旦匿姓名,东游海上,不复返。乙时三岁,母前亡,父同产嫁医吕氏,哀其孤,收养为子。稍长读书,从吕君问医。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请往迹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又稍数岁,乃迎以归。是时乙年三十余。乡人惊叹,感慨为泣下,多赋诗咏其事。后七年,父以寿终,丧葬如礼。其事吕君,犹事父。吕君殁,无嗣,为之收葬行服,嫁其孤女,岁时祭享,皆与亲等。 ②元丰中,长公主女有疾,召使视之,有功,奏授翰林医学,赐绯。明年,皇子仪国公,病瘈瘲①,国医未能治。长公主朝,因言钱乙起草野,有异能,立召,入进黄土汤而愈。神宗皇帝召见褒谕,且问黄土所以愈疾状。乙对曰:“以土胜水,木得其平,则风自止。且诸医所治垂愈,小臣适当其愈。”天子悦其对,擢太医丞,赐紫衣金鱼。自是戚里责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无虚日。其论医,诸老宿莫能持难。俄以病免。哲宗皇帝复召宿直禁中。久之,复辞疾赐告,遂不复起。 ③ 乙,本有羸疾,性简易,嗜酒,疾屡攻,自以意治之,辄愈。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已而曰:“吾能移之,使病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之,人莫见其方。居无何,左手足挛不能用,乃喜曰:“可矣!”又使所亲登东山,视菟丝所生,秉火烛其下,火灭处斸②之,果得茯苓其大如斗因以法啖之阅月而尽由此虽偏废而气骨坚悍如无疾者。 ④乙为方博达,不名一师,所治种种皆通,非但小儿医也。于书无不窥,他人靳靳守古,独度越纵舍③,卒与法合。尤邃《本草》,多识物理,辨正阙误。人或得异药,或持异事问之,必为言出生本末,物色名貌,退而考之,皆中。末年挛痹浸剧,其嗜酒喜寒食,皆不肯禁。自诊之不可为,召亲戚诀别,易衣待尽,享年八十二,终于家。 (《宋史•钱乙传》) 【注】①瘈瘲(zì zhòng):病症名。筋脉痉挛,即抽搐、抽风。②斸(zhú烛):挖。③度越纵舍:古代军事用语。比喻临床治病,灵活辨证施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子悦其对悦:满意 | B.秉火烛其下烛:蜡烛 | C.乙为方博达,不名一师名:拘泥 | D.卒与法合卒:最终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且问黄土所以愈疾状彼且恶乎待哉 | B.俄以病免勿以善小而不为 | C.因自制药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D.退而考之我腾跃而上 | 小题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吕将殁,乃告以家世。乙号泣,请往迹父,凡五六返,乃得所在。(5分) 译文: (2)最后得疾,惫甚,乃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5分) 译文: 小题4:请分别概括钱乙品德和医术的特点。(4分) 答: 小题5:请用斜线(/)为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第③段中加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果得茯苓其大如斗因以法啖之阅月而尽由此虽偏废而气骨坚悍如无疾者。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6分,每小题3分) 杜甫传 甫,字子美,京兆人。审言①生闲,闲生甫。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 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 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②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 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③,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 上谒,拜左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 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④,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 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甫,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者三。左右走报其母,为救得止。 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瀑至, 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注:①审言:杜甫的祖父杜审言 ②恕、预:指杜恕、杜预二人 ③扬雄、枚皋:二人均是西汉著名辞赋家 ④弥年艰窭:长年生活贫寒困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赖:依靠 | B.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故事:旧业 | C.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省视:探望 | D.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衔:嫌弃 | 小题2: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②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 B.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②不出,火且尽 | C.①陛下其忍弃之②其孰能讥之乎 | D.①武以世旧,待甫甚善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10分,每句5分) ①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5分) ②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5分) 小题4:文言文简答题(3分) 杜甫,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世人誉为“诗圣”;《杜甫传》较为立体、生动地反映了杜甫的一生。请你根据《杜甫传》概括杜甫的三个主要特点。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的画线部分断句。(不超过六处)(3分)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司马芝》卷十三)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横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差:派遣 | B.而宾客每不与役与:参加 | C.即以节代同行以:让 | D.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报:报告 |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 ) 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昭犹惮芝,不为通 ⑥卒于官,家无余财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刘勋犯法被***,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 小题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6分) 译文: (2)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4分)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①。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 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②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三年夏,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使仲由为季氏宰,将堕③三都④。于是叔孙氏先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率费人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曰:“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鄣,无成是无孟氏也。我将弗堕。”十二月,公围成,弗克。(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①夹谷:地名,春秋时齐地。②拨(fá):大盾。③堕:毁坏;拆毁。④三都:春秋鲁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之费、孟孙之成、叔孙之郈,称三都。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摄相事摄:代理 | B.孔子趋而进趋:小步快走 | C.孔子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伐:夸耀 | D.十二月,公围成,弗克 克:攻下 |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正面表现孔子在夹谷扬礼节的一组是(3分) ①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 ②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③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 ④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 ⑤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 ⑥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从孔子任中都宰写起。他任职一年就很有政绩,鲁国各地的官员都纷纷效仿他。于是,他升为司空,后又升为大司寇。 | B.文章写孔子严于礼法之行为使齐景公震憾而省悟,并以退还原来所占的鲁国之郓、汶阳、龟阴之地的行动来向鲁国赔罪。 | C.定公十三年夏,鲁定公听从孔子的建议,打算拆毁季孙、叔孙、孟孙三家封邑的城墙,在拆毁的过程中,遇到了公山不狃等人的武力阻扰。 | D.公敛处父认为,如果拆了成邑的城墙,那么齐人必将兵临城下,孟氏没有了保障,会处于危险中。于是,他坚决抗命不拆成邑的城墙。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5分) ⑵ 有司却之,不去,景公心怍,麾而去之。(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