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良 奇  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ī)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

张  良 奇  遇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ī)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张  良 奇  遇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ī)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榖(gǔ)城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词。(4×2=8分)
<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                       < 2>.父去里
<3>.其老,强忍                                  <4>.良业取履
小题2: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有一老父,衣(hè,粗布短衣)B.孺子(rúzǐ,孩子,年轻人)
C.忍(qiáng,勉强)D.长跪之(lǚ鞋子。这里作动词用,替老人穿鞋)
小题3: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有一老父,褐(名词作动词用,穿)
B.良尝闲从容游下邳圯上(名词作状语,修饰“游”)
C.良殊大惊,随之(名词作动词用,看)
D.良因之,跪曰:“诺。”(名词作动词用,怪异 )
小题4:下列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石老人走到张良跟前时,鞋子掉到了桥下。老人是故意这样做的。
B.老人把鞋子掉下桥去,又要张良下去取回来。张良认为这是在戏弄他,很生气,几乎要动手打老人。
C.张良因为看到老人年纪大,只好强忍着走下桥去取鞋。
D.为了得到那本《太公兵法》,张良按照老人的话,一连三天早早地来见老人,而且一天比一天来得以此来表示自己的诚心。

答案

小题1:〈1〉处所,这里指张良身边。〈2〉表大概的数目。〈3〉因为.〈4〉替(老人)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D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1>所,名词,处所,此指张良身边; < 2>所,副词,大约,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3>为,介词,因为 <4>为,介词,被。
点评:紧紧把握命题人重课本,重迁移的命题意图,绷紧不以今义释古词的这根弦。解决这些并不困难。常见文言实词的学习要有系统的观念,即建立实词的词义系统,并把握某个词义的运用环境,二要因文定义。一个词不管有多少种意义,当它一进入具体环境后,就只能有一个恰当的理解。
小题2:试题分析:强,竭力,尽力。
点评:利用语境分析词义,是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主要方法,即利用上下文中所包含的情节脉络、人情事理推断词义,要多加注意。本题中的“强”字,初看可以解释为“勉强”,但一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即把这个解释放到原文的上下文中去顺读,就发现这样的解释是不对了,而应解释为“竭力、尽力”。
小题3:试题分析:怪,非名词作动词用,应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
点评: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古今异义词由于其语言流变的情况相当复杂,有词义的扩大和缩小,有词义的强化和弱化,有词义的转移和词情的改变,掌握起来有时也就更加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所以在文言文的阅读中,利用汉语词语的构成特点、根据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结合上下文的语境限制和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词义的推断是特别需要,特别实用,也十分有用。
小题4:试题解析:“一连三天早早地来见老人”错,原文中是几个五天后。
点评:做这类题目,坚持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举一反三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相椽,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③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痰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元史·列传六十二·张养浩传》)
【注】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③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游:游学
B.因上章请行粟补官之令纳:上交
C.民持钞出籴,稍即不用昏:模糊不清
D.夜则闭户,张灯读窃:盗窃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养浩“为官能为民着想”的一组是( )
①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②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③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④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⑤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⑥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A.①③④B.③⑤⑥C.②④⑤D.①②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
B.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
C.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一雨二日”,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
D.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5分)
(2)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巿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愿枉车骑之拜访
B.公子侯生坐上坐延请
C.乃客就车辞别
D.遍宾客赞扬
小题2:下列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小题3:下列都是从侧面烘托信陵君“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3分)
①公子执辔愈恭
②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③从骑皆窃骂侯生
④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
⑤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⑥巿人皆观公子执辔
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④⑤D.②⑤⑥
小题4: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9分,3小题,每小题3分)
陈遵字孟公,杜陵人也。祖父遂,字长子,宣帝微时与有故,相随博弈,数负进。及宣帝即位,用遂,稍迁至太原太守。
遵少孤,与张竦伯松俱为京兆史。竦博学通达,以廉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哀帝之末俱著名字,为后进冠。并入公府,公府掾史率皆羸车小马,不尚鲜明,而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门外车骑交错。又日出醉归,曹事数废。西曹以故事适之,侍曹辄诣寺舍白遵曰:“陈卿今日以某事适。”遵曰:“满百乃相闻。”故事,有百适者斥,满百,西曹白请斥。大司徒马宫大儒优士,又重遵,谓西曹:“此人大度士,奈何以小文责之?”乃举遵能治三辅剧县,补郁夷令。久之,与扶风相失,自免去。
槐里大贼赵朋、霍鸿等起,遵为校尉,击朋、鸿有功,封嘉威侯。居长安中,列侯近臣贵戚皆贵重之。牧守当之官,及郡国豪桀至京师者,莫不相因到遵门。
遵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尝有部刺史奏事,过遵,值其方饮,刺史大穷,候遵沾醉时,突入见遵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母乃令从后阁出去。遵常醉,然事亦不废。
长八尺余,长头大鼻,容貌甚伟。略涉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请求不敢逆,所到,衣冠怀之,唯恐在后。
王莽素奇遵材,在位多称誉者,繇是起为河南太守。
(选自《汉书·游侠传》)
小题1:下列各项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宣帝时与有故   微:低贱,卑下
B.相随博弈,负进数:屡次
C.其方饮值:遇到
D.奈何以小文之责:责备
小题2:下列各项中,直接表现陈遵“放纵不拘”的一组是 (  )
①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 ②日出醉归,曹事数废 ③西曹以故事适之 ④取客车辖投井中 ⑤满百乃相闻 ⑥奈何以小文责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遵、张竦都担任过京兆史。张竦博学通达,廉洁节俭;陈遵豪放,不拘小节。
B.西曹请求罢免陈遵,大司徒马宫却认为陈遵能治理三辅地区政务繁杂的县,并向皇帝推荐他。
C.陈遵担任校尉,打击赵朋、霍鸿有功,加以贵戚的推重,被朝廷封为嘉威侯。
D.陈遵富于文辞,擅长书法,给人写的书信,收信人把它收藏起来以为荣耀。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共9分)
(1)公府掾史率皆羸车小马,不尚鲜明。(3分)
译文:                                                                   
(2)故事,有百适者斥,满百,西曹白请斥。(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牧守当之官,及郡国豪桀至京师者,莫不相因到遵门。(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伐越。越王勾践使死士挑战,三行①,至吴陈②,呼而自刭。吴师观之,越因袭击吴师,吴师败于檇李,射伤吴王阖庐。阖庐且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③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越王谓范蠡曰:“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蠡对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勾践曰:“诺。”乃令大夫种行成④于吴,膝行顿首曰:“君王亡臣勾践使陪臣种敢告执事:勾践请为臣,妻为妾。”吴王将许之。子胥言于吴王曰:“天以越赐吴,勿许也。”种还,以报勾践。勾践欲杀妻子,燔宝器,触战以死。种止勾践曰:“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于是勾践以美女宝器令种间献吴太宰嚭。嚭受,乃见大夫种于吴王。种顿首言曰:“愿大王赦勾践之罪,尽入其宝器。不幸不赦,勾践将尽杀其妻子,燔其宝器,悉五千人触战,必有当也。”嚭因说吴王曰:“越以服为臣,若将赦之,此国之利也。”吴王将许之。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师败,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注】①三行:排成三行 ②陈:通“阵” ③保栖:守卫居住 ④行成:议和,求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发精兵击越悉:尽,全
B.卑辞厚礼以之遗:赠送
C.乃大夫种于吴王见:接见
D.振贫死,与百姓同其劳吊:悼念死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兴师伐越今其智反不能及
B.女忘会稽耻邪及其所既倦
C.种还,报勾践斧斤时入山林
D.阖庐死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小题3:与例句中划线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令大夫种行成于吴,行顿首曰
A.臣具以表,辞不就职B.贤易色
C.奚以之九万里而D.孔雀东南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以不听子故至于此,为之奈何?(3分)
(2)夫吴太宰嚭贪,可诱以利,请间行言之。(3分)
(3)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3分)
(4)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道同体。虽一豫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想。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轭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将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注释:公元1374年,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留传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等三篇文章。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皇帝定鼎于兹逮:等到
B.声教所暨,罔朔南间:间隔
C.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尽头
D.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功者宵旰:勤于政务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明太祖朱元璋登阅江楼可能看到的景象的一组是(   )
①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②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③风日清美,法驾幸临
④城池之高深,关轭之严固
⑤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
⑥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磕之勤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金陵为帝王之州,只有真正一统天下的皇帝才能配得上这里的王气。
B.作者认为,修建阅江楼不只是用来欣赏长江美景的,更重要的是让皇帝在这里兴发治国感想的。
C.作者用临春阁、结绮阁、齐云楼、落星楼华美高大的楼阁转瞬之间引发人的无穷感慨的例子,讽谏朱元璋不可贪图享乐,要处处想着国家社稷人民。
D.作者认为,六朝时国家以长江为天然屏障,所以长江是安定的河流,国家没有战事。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3分) 
(2)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3分)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