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膺字元礼,性简亢,无所交接。初举孝廉,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转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李膺字元礼,性简亢,无所交接。初举孝廉,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转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膺字元礼,性简亢,无所交接。初举孝廉,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转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
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震远域。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臧罪狼藉,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之。让诉冤于帝,诏膺入殿,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帝无复言,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乃遣出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拷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   (节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
[注]①溷轩:厕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蒙矢石蒙:冒着。B.因为其御御:抵御。
C.私惧以稽留为愆稽:拖延。D.乃诣诏狱诣:到……去。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膺“威明”的一组是(3分)
①性简亢,无所交接 ②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③皆望风惧服
④率将吏卒破柱取朔 ⑤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⑥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膺作战勇敢。他任度辽将军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打败了敌人,所以鲜卑军队很畏惧他,把以前掳掠的百姓,全部送还到边塞。
B.李膺嫉恶如仇。他任河南尹时,得知羊元群贪婪成性,罢官时竟连郡衙厕所中的奇巧之物都带走了,李膺就上表想要治他的罪。
C.李膺执法不避权贵。他任司隶校尉时,野王令张朔畏罪回京,藏在哥哥张让家的夹壁墙中,李膺抓捕录其供词后***掉了他。
D.李膺的贤能受人敬仰。景毅的儿子景顾是李膺的门徒,李膺获罪时景顾尚未记录在名册中,未受牵连,但景毅慨然上表请求免职归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
(2)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死生有命,去将安之?
答案


解析
参考译文: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史记·高祖本纪》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沛公又让不受推让B.无内诸侯军通“纳”
C.会项伯欲活张良适逢D.沛公然其计这样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思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系颈以组戒奢以俭
B.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项羽乃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夜驰之沛公军先入关者王之
小题3:对这段文字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刘邦接受子婴投降后本想在秦王宫廷中休息,在张良、樊哙的劝阻下,才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B.刘邦入关中后,约法三章:***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赢得了百姓的信任,都希望刘邦能做关中王。
C.项羽到函谷关时,关门紧闭,最后是用武力攻克了函谷关,才进入了关中。
D.文中对鸿门宴一事,只用片言只语带过,因为对于刘邦而言并非光彩之事,所以在《高祖本纪》中不便详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札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璋不听,竞遣使迎先生,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郡县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先主假权偏将军。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漫、朴胡,***夏候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逊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魏文帝谓权曰:“君舍逆效顺,欲追从陈、韩邪?”权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候,加侍中,使之陪乘。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果如所言。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文帝察权有局量,欲试惊之,遣左右诏权,末至之间,累催相属,马使奔驰,交错于道,官属侍从莫不碎魄,而权举止颜色自若。
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权曰:“蜀中有卿辈几人?”权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明年卒,谥曰景候。子邕嗣。邕无子,绝。权留蜀子祟,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到涪县,瞻盘桓未近,祟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祟至于流涕。会艾长驱而前.瞻却战绵竹.祟帅厉军士,期于必死,临阵见***。(选自《三国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郡县风景附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B.然卒破杜澧、朴胡卒:结果、最后
C.后得审问审:审讯
D.累催相属属:接连
小题2: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不赂者以赂者丧
B.乃诣降先主乃悉发国中兵,深入击秦
C.何古人之可慕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权笑而答曰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小题3: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黄权曾经进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人蜀,但刘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还是让他去把刘备迎了进来。
B.先主刘备袭取益州后,别人纷纷投降,黄权却坚守不降。等到刘璋臣服于先主之后才投降。于是先主让他做了个代理偏将军。
C.黄权降魏后,有人说刘备***了黄权的妻子儿女,但黄权知道刘备不敢,所以没有为家人举丧。
D.文章写到黄权的儿子黄崇率部誓死抗敌,英勇牺牲,与反复变节投降的黄权形成对比,可见作者对黄权的为人暗含讽刺和鄙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2)会艾长驱而前,瞻却战绵竹,祟帅厉军士,期于必死,临阵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共19分)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
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抚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康尝采药游山泽,会其得意,忽焉忘反。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为神。至汲郡山中见孙登,康遂从之游。登缄默自守,无所言说。康临去,登曰:“君性烈而才隽,其能免乎!”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其高情远趣,率然玄远。撰上古以来高士为之传赞,欲友其人于千载也。又作《太师箴》,亦足以明帝王之道焉。复作《声无哀乐论》,甚有条理。            (选自《晋书·嵇康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其先姓奚先:原先,原来
B.故往造焉造:拜会
C.遂并害之并:一并,一起
D.康善谈理,又能属文属:撰著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嵇康有独特个性的一组是(   )(3分)
①有奇才,远迈不群 ②常修养性服食之事 ③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
④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 ⑤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 ⑥善谈理,又能属文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嵇康因山名而得姓,虽早年丧父,但博学多才,后来还做了魏国宗室的女婿,担任了中散大夫一职。
B.嵇康在汲郡山中遇到了孙登,后又遇到了王烈,二人均对嵇康极为赏识,但也都感叹他的命运不好。
C.贵公子钟会慕名去拜会嵇康,二人之间的对话堪称经典,但嵇康的傲 然不礼还是令钟会感到多少有些遗憾。
D.嵇康临刑之时年仅40岁,当时三千名太学生要拜他为师,他回头看看日影,居然要过琴来弹了一曲《广陵散》,而后从容就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5分)
(2)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文长传
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甚喜。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论,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之。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余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石篑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予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信心而行信心:有信心,自信。
B.公以是益重之以是:因此
C.平畴千里平畴:平坦的田野
D.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阴令:暗中下令
小题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徐文长恃才放旷的一组是(  )(3分)
①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②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③竟满其纸,气韵遒逸           ④***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
⑤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   ⑥好奇计,谈兵多中
A.①②③B.①③⑥
C.②④⑤D.①②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总督胡梅林赏识徐文长的才华,对其宽容而信任,不仅其军中重要奏折公文都由他草拟,而且用兵之道,也多与他商量。
B.徐文长才华横溢,然中秀才后大考屡试不第,其间虽纵情山水,饱览胜景,然失意之情也多见于诗作。
C.徐文长擅长书法,笔意奔放和他的诗一样,作者虽无法用文字言尽它的美,但也认为他的书法造诣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
D.这篇文章主要描写的是徐文长这样一个封建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描写他的狂放与悲愤,以及他与世俗相抗争的悲剧命运。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共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10分)。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钩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蚤食后,出门而望 “蚤”:通“早”
B.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 “间”:中间
C.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诣”:到
D.问之常钓家,率如是“率”:大概,大致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与 “注意以取之” 的 “ 注意 ” 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忌不自信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钓者未得鱼希冀得鱼,钓得小鱼又期盼大鱼的心理变化过程。
B.“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
C.钓者虽然钓技不高,但他自得其乐。
D.文章叙述了钓者一次钓鱼的详细经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钓鱼之乐。
小题4:文言文翻译。( 10分) 
⑴、翻译上文画线的句子
①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5分 ) 
译:                                                                     
                                                                       
②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5分 )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