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注释:①釜鬲(gé),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文种,他们都是功成被***。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去之赵,见逐见,被。 | B.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困,使……窘迫、困窘。 | C.范雎让之曰让,谦让。 | D.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拜,授予官职。 | 小题2:下列全都能体现蔡泽智慧与谋略的一项是(3分) ①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 ②使人宣言以感怒范雎 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 ④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 ⑤乃延入,为上客 ⑥乃谢病归相印 ⑦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小题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雎心里不快,除了蔡泽仅行长揖之礼而不下拜的倨傲之外,最主要的是蔡泽的到来对他构成了威胁。 | B.蔡泽认为,人之立功,最好的祈愿是功名和性命都能成全。商君、吴起、大夫种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 C.蔡泽终能发挥才智,建功立业,有赖范雎向秦昭王举荐和让贤,后来范雎还托言病重以让相位,蔡泽获得了拜相的机会。 | D.范雎评说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一席话,并不一定就代表范雎对三人的真实看法,范雎这样说,更多的是为了堵住蔡泽的嘴,使其理屈词穷。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 (2)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1)蔡泽进见,却只作长揖之礼而不下拜,(蔡泽的扬言)本来早就(惹得)范雎不高兴。等到接见后,蔡泽的态度又很傲慢放肆。 (2)蔡泽等世上的一切辩士,虽然游说诸侯,但(大都是)到了头白也没有入仕的机会。这并非他们的计策拙劣,而是因为游说的力度不大。 |
解析
小题1:让,责备。 小题2:①“蔡泽路上被抢劫”一句不属于表现他智慧与谋略的句子。③⑤是范雎的行为。 小题3:蔡泽的到来在当时对范雎并不能构成威胁。 小题4: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注]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注]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正夔[注]一足,信乎信:相信 |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进:进用 |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节:关键 |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汲:打水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闻而审,则为福矣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 B.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 C.有闻而传之者曰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小题3: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①夫传言不可以不察。 ②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 ③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④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⑤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 ⑥缘物之情及人之情,此圣人之所以慎也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通过齐桓公、楚庄王、吴王、智伯的故事,说明对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认真核查。 | B.第三段与夔、丁氏、子夏有关的文字,说明不结合语言环境,不推究事理,就会造成误解、误传。 | C.本文分别以生活事例、历史事实和寓言故事作为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 | D.文中有的事例“类是而非”,有的事例“类非而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 |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任务13—15题。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椽,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三国志·王粲传》)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 除,任命。 B.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 规,规劝。 C.下车即缮其甲卒 缮:整治。 D.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典,掌管。 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王粲“有异才”的一项是( ) ①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②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③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④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 ⑤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 ⑥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粲才华出众,但他幼小的时候,身体羸弱,貌不惊人,因而最初没有得到 刘表及其宾客的重视。 B.王粲认为袁绍刘表二人并非没有大志,但都不善于用人,不能使天下英雄豪杰 诚心归附,所以难成大事。 C.王粲在曹魏处任官就职,精于吏治,明了天下时事,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D.王粲博闻强识,文才出众,提笔成文,没有需要修改订正的地方,当时人常常 认为是事先构思好的。王粲著诗、赋、论、议近60篇。 16.翻译下列文言语句。(6分)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分) (2)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3分) |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中的意思(4分) (1)统过幹( ) (2)访以当时之事( ) (3) 幹雅自多 ( ) (4) 不矜小节(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A.博涉书记 | B.幹善待遇 | C.访以当时之事 | D.可以自娱 | 小题3: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想通的两项是(2分)( )A.作《师说》以贻之 | 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 C.欲以立身扬名耳 | 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中写仲长统和高***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酌古论》序 文武之道一也,后世始歧而为二。文士专铅椠①,武夫事剑楯,彼此相笑,求以相胜。天下无事则文士胜,有事则武夫胜,各有所长,时有所用,岂二者卒不可合耶?吾以谓文非铅椠也,必有处事之才;武非剑楯也,必有料敌之智。才智所在,一焉而已。凡后世所谓文武者,特其名也。 吾鄙人也,剑楯之事,非其所习,铅椠之业,又非所长,独好伯王大略,兵机利害,颇若有自得于心者,故能于前史间窃窥英雄之所未及,与夫既已反之,而前人未能别白者,乃从而论著之,使得失较然②,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大则兴王,小则临敌,皆可以酌乎此也。命之曰酌古论 【注】①铅椠:指写文章 ②较然:明显 小题1:第一段中与”文武之道一也”意思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1分)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 | B.天下安定之时,文士发挥的作用更大。 | C.后世的文士、武将只注重自己的名声。 | D.作者对于写文章和行军打仗都很擅长。 | 小题3:“可以观,可以法,可以戒”运用了修辞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2分) 小题4:作者“酌古”所要研究的材料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__________(2)__________ 小题5:作者写作《酌古论》的用意是什么?(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嫌隙,感情上的裂痕),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赈济)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募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通“擒”)。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余人。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复往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 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逊建议曰:“方今英雄棋峙,财狼闚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纳其策,以为帐下右部督。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煽动山贼,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吕蒙称疾诣建业,逊往见之,谓曰:“关羽接境,但务北进,未嫌于我,有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见至尊,宜好为计。”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蒙至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车、右部督,代蒙。 (选自《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小题1: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之纲纪门户 朝廷 | B.宿恶荡除 保留的 | C.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 诽谤 | D.但务北进,未嫌于我 嫌弃 | 小题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①逊开仓谷以振贫民 ①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 ②而吾以捕蛇独存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①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 ①非羽所忌,无复是过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孙权知人善任是陆逊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 B.吕蒙在陆逊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 C.关羽并不清楚吕蒙、陆逊的计策和谋略。 | D.吕蒙并不十分同意陆逊对关羽的分析,希望陆逊不要急于求成。 |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5分) (2)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