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墨子·亲士》)
(1)翻译划线句子(3分)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句加上正确的标点(2分)
是 故 江 河 不 恶 小 谷 之 满 己 也 故 能 大 圣 人 者 事 无 辞 也 物 无 违也 故 能 为 天 下 器。
答案

(1)译文:良弓不容易拉开,但可以射得高没得深;良马不容易骑乘,但可以载得重行得远;好的人才不容易驾驭,但可以使国君受人尊重。
(2)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解析

因此,即使有贤君,他也不爱无功之臣;即使有慈父,他也不爱无益之子。所以,凡是不能胜任其事而占据这一位置的,他就不是应该占据这个位置的人;凡是不胜任那种官爵而享受这一俸禄的,他就不是应当享有这种俸禄的人。良弓不容易张开,但可以射得高没得深;良马不容易乘坐,但可以载得重行得远;好的人才不容易驾驭,但可以使国君受人尊重。所以,长江黄河不嫌小溪灌注它里面,才能让水量增大。圣人对事情不推辞,对事理不违背,所以能成为治理天下的英才。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褚玠字温理,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及长,美风仪,善占对,博学能属文,词义典实,不尚淫靡。
陈天嘉中,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齐,还迁中书侍郎。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陈宣宗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玠,帝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山阴令。县人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锁次的等,具状启台,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人八百余户。时舍人曹义达为宣帝所宠,县人陈信家富,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人股栗。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
玠在任岁余,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或以玠非百里才,曰:“吾委输课最,不后列城,除残去暴,奸吏局蹐。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时人以为信然。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
后累迁御史中丞。玠刚毅有胆决,善骑射。及为御史中丞,甚有直绳之称。卒于官,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所制章奏杂文二百余篇,皆切事理,由是见重于世。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有令誉   令:美好           B、乃除山阴令   除:免除官职
C、竟坐免官   坐:因……获罪     D、不堪自致     致:奉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乃除山阴令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          因击沛公于坐,***之
D、皇太子亲制志铭,以表惟旧      申之以孝悌之义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褚玠“刚毅有胆决”的一组是( )
①玠锁次的等,具状启台
② 宣帝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
③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
④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
⑤除残去暴,奸吏局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⑤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褚玠少年时就有很好的声誉。成人后能广泛地学习,文章写得典雅充实,不崇尚过分的华丽。后升任中书侍郎。
B.由于山阴有很多依仗财势的不法之徒,他们贿赂勾结官吏做不法之事,蔡景历向陈宣宗推荐褚玠任山阴县令。
C.褚玠在山阴惩治了有财势的不法之民,依法征兵役、劳役,并严惩了与皇帝宠臣曹义达有密切关系的富民,使曹义达被免官。
D.褚玠为官极清廉。因遭到非议,他如实申述自己能按标准办理政事而不谋取私利。后为御史中丞,受到人们称赞。
5.将上面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达多以才器许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前后令皆以赃污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时人以为信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①。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世说新语》
【注】① 二陆:即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两兄弟。因陆机曾任平原内史,故称“陆平原”,因陆云曾任清河内史,故称“陆清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尤:尤其
B、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冀:希望
C、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始:开始
D、何忧令名不彰邪            彰:显著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 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B、或说处***虎斩蛟 /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C、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D、竟***蛟而出,闻里人相庆 / 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3、下列各句译文,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①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   ②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A、①并说自己想要修身养性,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
②古人认为‘早晨听说(自己)晚上就要死去’是很遗憾的,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B、①并说自己想要修身养性,改正错误,可是年龄已经老去
②古人认为‘(即使)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要死去’也是值得称道的,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C、①并说自己想要修身养性,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
②古人认为‘(即使)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要死去’也是值得称道的,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D、①并说自己想要修身养性,改正错误,可是年龄已经老去
②古人认为‘早晨听说(自己)晚上就要死去’是很遗憾的,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
4、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周处年少时逞强好胜,以武压人,因此乡亲们都很惧怕他。
B、周处能够主动***虎斩蛟,为民除害,可见他的本性是仁义善良的。
C、本文通过周处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D、我们可以从周处的故事中得到这样的道理:树立志向,坚持志向,才会成功。
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书 映 光 而 读 之 邑 人 大 姓 文 不 识 家 富 多 书 衡 乃 与 其 佣 作 而 不 求 偿 主 人 怪 而 问 衡 衡 曰 愿 得 主 人 书 遍 读 之 主 人 感 叹 资 给 以 书 遂 成 大 学
5、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6、请翻译上段文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少时不知勤学早,发白方悔读书迟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三国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不矜能自贤           矜:夸耀
B、鲁肃忠烈,临事不苟         苟:胆怯
C、肃遂代瑜典兵            典:统率
D、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       堪:承受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陆逊意思深长,才堪重负     B、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
C、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听之   D、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3、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疾胜己者      ②未尝不矜能自贤
   称疾还        此诸贤则不然
A、①中两个“疾”字相同,②中两个“贤”字不同
B、①中两个“疾”字相同,②中两个“贤”字相同
C、①中两个“疾”字不同,②中两个“贤”字不同
D、①中两个“疾”字不同,②中两个“贤”字相同
4、下列各句译文,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①固本于策、权之雄略         ②虽更相汲引
A、①本来就根源于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虽然他们互相推荐
B、①固然主要依靠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虽然他们互相推荐
C、①本来就根源于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即使他们互相交好
D、①固然主要依靠孙策、孙权的雄图大略  ②即使他们互相交好
5、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江东之所以能与中原抗衡,完全依赖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的才能。
B、文章盛赞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互相推荐,为国举才的精神。
C、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能相继执掌吴国兵权,是因为他们能互相推荐。
D、挫败曹操、刘备、关羽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成为有威望的将军。
故 知 胜 有 五 知 可 以 战 与 不 可 以 战 者 胜 识 众 寡 之 用 者 胜 上 下 同 欲 者 胜 以 虞 待 不 虞 者 胜 将 能 而 君 不 御 者 胜 此 五 胜 者 知 胜 之 道 也
                        ——《孙子兵法·谋攻》
6、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7、请翻译上段文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晋侯①赏从亡者,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③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左传·介之推不言禄》
【注】① 晋侯:即晋文公重耳。重耳为躲避迫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
   ② 介之推:晋国大夫,曾追随重耳在外流亡。
   ③ 献公:晋文公重耳的父亲。
   ④ 惠、怀:晋文公之前的两个晋国国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       亡:逃亡
B、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诬:诬陷
C、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效:效仿
D、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旌:表彰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B、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 以儆效尤
C、言,身之文也 / 文过饰非
D、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 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3、原文“其母曰:‘能如是乎’”中的“是”指代的是( )
A、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B、不食其食,身将隐
C、介之推不言禄        D、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4、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介之推不愿接受晋侯赏赐的爵禄,是因为他对晋侯不明忠奸,胡乱赏赐的做法感到不满。
B、通过介之推母亲的三次提问,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关心儿子,更不愿违背儿子意愿的人。
C、晋侯不但不赏赐曾经追随过他的介之推,还将介之推逼走,可见晋侯是个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福的卑鄙小人。
D、本文颂扬了介之推母子不图功名的高尚品行,突出赞美了介之推在荣誉、地位面前不居功自傲的谦让精神。
宋 人 有 耕 者 田 中 有 株 兔 走 触 株 折 颈 而 死 因 释 其 耒 而 守 株 冀 复 得 兔 兔 不 可 复 得 而 身 为 宋 国 笑
                         ——《韩非子·五蠹》
5、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6、请翻译上段文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韩非者,韩之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①。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②,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法制,执势以御其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十余万言。
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
                         ——《史记·韩非传》
【注】① 黄老:即道家思想学说。
   ② 荀卿:即荀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与李斯俱事荀卿              事:侍奉
B、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法制        疾:痛恨
C、执势以御其下               御:防御
D、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       举:任用
2、下列各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
B、终死于秦,不能自脱
C、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3、下列各观点属于韩非赞同的治国之道的一组是( )
① 修明期法制    ② 举浮淫之蠹    ③ 求人任贤
④ 宠名誉之人    ⑤ 重用儒者     ⑥ 执势以御其下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③⑤⑥   D、①③⑥
4、对“名誉之人”、“浮淫之蠹”、“介胄之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誉之人”指上文所说的“浮淫之蠹”
B、“浮淫之蠹”包括“儒者”在内
C、“介胄之士”属于上文所说的“功实之士”
D、“介胄之士”包括“侠者”在内
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韩非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的弟子,所以韩非的思想都源于儒家思想。
B、韩非认为,治国需要推行强权,但必须以宽松、仁慈为前提。
C、韩非重视法律,他认为学者、士卒两种人都严重威胁着法律的维护。
D、韩非认为,在局势稳定、缓和的时期,统治者也应重视国家武装力量的发展。
宋 人 或 得 玉 献 诸 子 罕 子 罕 弗 受 献 玉 者 曰 以 示 玉 人 玉 人 以 为 宝 也 故 敢 献 之 子 罕 曰 我 以 不 贪 为 宝 尔 以 玉 为 宝 若 以 与 我 皆 丧 宝 也 不 若 人 有 其 宝
                        ——《左传·襄公十年》
6、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7、请翻译上段文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