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张佶,字仲雅,本燕人,后徙华州渭南.初名志言,后改焉。父舫,殿中少监.佶少有志节,始用荫补殿前承旨,以习儒业,献文求试换国子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张佶,字仲雅,本燕人,后徙华州渭南.初名志言,后改焉。父舫,殿中少监.佶少有志节,始用荫补殿前承旨,以习儒业,献文求试换国子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佶,字仲雅,本燕人,后徙华州渭南.初名志言,后改焉。父舫,殿中少监.佶少有志节,始用荫补殿前承旨,以习儒业,献文求试换国子监丞。曹州民有被诬***人者,诏往按之,发奸伏,冤人得雪。
至道中,通判陕州,再部送刍粮赴灵武,就改国子博士。咸平初,擢为陕西转运副使,赐绯鱼。至延安,遇夏人入寇,亲督兵击败之。三年,徙西川转运副使。时诏讨王均,以馈饷之劳,迁虞部员外郎.贼平,分川峡为四路,以佶为利州路转运使.有荐其武干者,召还,授如京使、泾原钤辖兼知镇戎军。徙麟府路钤辖,夏人来寇,佶率兵与战,亲射***酋帅,俘获甚众,
余党遁去。诏书褒之,赐锦袍、金带。景德中,徙益州钤辖,加宜州刺史,迁文恩使。信御军抚民,甚有威惠,蜀人久犹怀之。
大中祥符四年,会秦州李浚暴卒,上语近臣曰:“天水边要,宜速得人。”马知节称佶可任,上然之,遂改左骐骥使,就命知秦州.至州,置四门砦,开拓疆境,边部颇怨.又临渭置采木场,戎人不之争,移帐而去。佶不甚存抚,亦不奏加赉赐,边人追悔,引众劫掠,佶深入掩击,败走之.议者又欲加恩宗哥、立遵等族,以扼平夏,佶请拒绝之,事具《吐蕃传》.朝廷始务宁边,以佶轻信易事,徙宁路钤辖。
论曰:自古盛德之世,未尝无边圉之患,要在得果毅之臣以捍御之。契丹入寇,审玉、继宣,拔陷将于重围之中,固有余勇,佶、煦宣力西南,勤干威惠,亦皆可取。济、旦以孤城捍强寇,。援绝战死,一代死事之表表者,其可泯诸?
(节选自《宋史·张估传")
9下列各旬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徙华州渭南       徙:调动(官职)。
B.再部送刍粮赴灵武   部:率领。
C.估不甚存扰   存:抚恤。
D.以扼平夏     扼:控制。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馈饷之劳,迂虞部员外郎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自古盛德之世,未尝无边圉之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拔陷将于重围之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代死事之表表者,其盯泯诺   吾其还也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估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始用荫补殿前承旨,以习儒业,献文求试,换国子监丞
②至延安,遇夏人入寇,求督兵击败之
③有荐其武干者,召还,授如京使、泾原钤辖兼知镇戎军
④徙麟府路钤辖,夏人来寇,佶率兵与战,亲射***酋帅,俘获甚众,余党遁去
⑤至州,置四门砦,开拓疆境,边部颇怨
⑥议者又欲加恩宗哥、泣遵等族,以扼平夏,佶漪拒绝之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1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张佶年少时就有志向,开始由于父祖有功而做了殿前承旨,他通晓儒家学说,向朗廷献
上文章求试,结果换任国子监丞的官职。
B.至道年间,任陕州通判,正好遇到夏人来侵犯边境,他率军队击败敌人;后来奉诏讨伐
王均,督运军需有功而升任虞部员外郎。
c.王均叛乱被平定后,张估做了利州路转运使。后来任麟府路钤辖,他率兵迎击来犯之敌,
大获全胜,受到皇帝褒奖和赏赐。
I).秦州李浚暴死,马知节推荐张佶前去赴任,于是皇帝任命他为左骐骥使,兼任秦州知府。到任后,设寨开拓疆境,边境的部族都非常怨恨。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曹州民有被诬***人者,诏往按之,发奸伏,冤人得雪。(4分)
(2)佶御军抚民,甚有威惠,蜀人久犹怀之。(3分)
(3)又临渭置采木场,戎人不之争,移帐而去。(3分)
答案
 
9 A
10.C.
11.C
12.B
解析
   9 A(徙:迁居。)
10.C.(介词,从。A项前者为介词,凭借;后者为连词,来。B项前者为助词,的;后
者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前者为副词,表反问;后者为副词,表示婉商。)
11.C.
1 2.B(“夏人来侵犯边境,他率军队击败敌人”一事情不是在陕州通判任上)
13(10分)
(1)(4分)曹州有个被诬陷***人的百姓,张估奉诏前去查究这个案件,揭发出隐藏的奸邪
之人,蒙冤的百姓冤情得以洗刷。(每旬1分,关注句式和“按” “雷”的翻译。)
(2)(3分)张估治理军队安抚百姓,很有威望和恩惠,蜀地人很久都还怀念他。(每句1分。)
(3)(3分)又靠近渭河采木场,戎人没有争抢这个地方,迁移帐房离去。(每句1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①者,槃散②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③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蹩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秦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日:“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馀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封。公孙龙闻之,夜驾见平原君曰:“龙闻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君请封,有之乎?”平原君曰:“然。”龙曰:“此甚不可。且王举君而相赵者,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无有也。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言无功者.亦自以为亲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郸而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此甚不可。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君必勿听也。”平原君遂不听虞卿。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
(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删改)
【注】①躄:跛脚。②槃散:即蹒跚。③罢癃:指残疾。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喜宾客,盖至者数千人          盖:大概
B.平原君甚患之                  患:担心
C.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厌:厌恶,嫌弃
D.平原君怪之                    怪:认为……奇怪
9.对下列“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乃欲以一笑之故***吾美人          ②以君为爱色而贱士
③遂以为上客                      ④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②和③不同,①和④相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原君的美妾笑瘸腿人,后平原君发现门客离他而去的超过半数,便大义灭亲,***了自己的美妾,表现他尊重贤能。
B.自以为不会看错人的平原君回到赵国后,认真反省了以前没有重用毛遂一事,后悔不已。
C.在邯郸被围,楚魏救兵又都未到的危急时刻,平原君听从了邯郸传舍吏子李同的建议,为邯郸解了围。
D.虞卿为平原君向赵王请求增加封地。平原君听从了门客公孙龙的意见,没有接受。其后世相继为平原君,直到与赵国同亡。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5分)
译文:                                                                    
(2)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无忌贵戚好学,该博文史,性通悟,有筹略。文德皇
后即其妹也。
武德九年,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将害太宗,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于是奉旨密召房玄龄、杜如晦等共为筹略。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
贞观元年,进封国公。太宗以无忌佐命元勋,地兼外戚,礼遇尤重,常令出入卧内。其年,拜尚书右仆射。时突厥颉利可汗新与中国和盟,政教紊乱,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太宗召萧瑀及无忌问曰:“北番君臣昏乱,***戮无辜。国家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今欲取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二途不决,孰为胜耶?”萧瑀曰:“兼弱攻昧,击之为善。”无忌曰:“今国家务在兵,待其寇边,方可讨击。彼既已弱,必不能来。若深入虏庭,臣未见其可。且按甲存信,臣以为宜。”太宗从无忌之议。突厥寻政衰而灭。
十七年,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御两仪殿,群官尽出,独留无忌及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绩,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心无谬。”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无忌等惊惧,争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晋王,无忌等请太宗所欲,报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太宗谓晋王曰:“汝舅许汝,宜拜谢。”晋王因下拜。太宗谓无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论如何?”无忌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伏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蹈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于是建立遂定。寻而太宗又欲立吴王恪,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高宗即位,进拜太尉。
(节选自《旧唐书》卷六十五)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事者多陈攻取之策         陈:陈述。
B.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 投:扑向。
C.天下属心久矣。             属:隶属。
D.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     辍:停止。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长孙无忌“有筹略:的一组是
①无忌贵戚好学         ②无忌请太宗先发诛之
③彼既已弱,必不能来   ④若深入虏庭,臣未见其可
⑤所为如此,我心无谬   ⑥无忌密争之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德九年,长孙无忌奉旨秘密召集房玄龄等人共同谋划,与尉迟敬德等九人在玄武门平定了李建成和立李元吉的叛乱。
B.长孙无忌深受太宗的尊重与信任,时常被允许出入太宗的寝室。太宗有不少大事都得到了
长孙无忌的帮助和支持。
C.是否对突厥作战,长孙无忌认为国家目前应该暂且按兵不动遵守信义,这样突厥很快就会因为政治衰败而灭亡。
D.长孙无忌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支持太宗立晋王的想法,并进一步指出晋王仁孝,百官也一定没有什么异议。
11.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国家不违旧好,便失攻昧之机;今欲取乱侮亡,复爽同盟之义。
译文:                                                    
(2)太宗欲立晋王,而限以非次,回惑不决。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杨掞(shàn)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准间杜杲幕,杲日:“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逾年,安丰被兵,掞慨然日:“事亟矣,掞请行。”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掞今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令掞偿之,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之,掞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珙尝宴容,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掞从容曰:“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因叹日:“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璧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掞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谈至夜分,掞退曰:“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璧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                   (《宋史·杨掞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   出入:支出
B.治进士业,遂登第                   治:研究
C.似道始置之                         置:办理
D.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               动色:变了脸色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
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 
B.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杲幕
尝用其策,称为“小子房”
C.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寻以战功升三官
但恐终以勇败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直接表现杨掞力求上进和知人的一组是( )
①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   ②事亟矣,掞请行。
③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  ④掞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
⑤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   ⑥但恐终以勇败。
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杨掞能非常刻苦地训练自己的军事本领,晚上把青布垫放在地上,骑着不熟悉的马跳跃,多次闪失跌倒也不顾。
B.杨掞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次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过了一年安丰被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他主动提出前去,用奇策解围。
C.杨掞曾说服孟珙不斩宴客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孟珙却让杨掞拜见,杨掞很受触动,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D.向士壁驻守黄州,用公文召杨掞入幕府,不久杨掞因为战功升官。后来杨掞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对王登有了了解。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分)
(1)掞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3分)
译文:                                                                   。
(2)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4分)
译文:                                                                   。
(3)王景宋满身是胆,惜欠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赡思,字得之,其先大食国人。赡思生九岁,日记古经传至千言。比弱冠,以所业就正于翰林学士承旨王思廉之门,由是博极群籍,见诸践履,皆笃实之学,故其年虽少,己为乡邦所推重。延祐初,诏以科第取士,有劝其就试者,赡思笑而不应。泰定三年,诏以遗逸①征至上都,见帝于龙虎台,眷遇优渥。时倒剌沙柄国,西域人多附焉,赡思独不往见,倒剌沙屡使人招致之,即以养亲辞归。至元二年,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戚里有执政陕西行省者,恣为非道,赡思发其罪而按之,辄弃职夜遁,会有诏勿逮问,然犹杖其私人。及分巡云南,按省臣之不法者,其人即解印以去,远藩为之震悚。三年,除佥浙西肃政廉访司事,即按问都转运盐使、海道都万户、行宣政院等官赃罪,浙右郡县,无敢为贪墨者。复以浙右诸僧寺,私蔽猾民,有所谓道人、道民、行童者,类皆渎常伦,隐徭役,使民力日耗,契勘②嘉兴一路,为数已二千七百,乃建议请勒归本族,俾供王赋,庶以少宽民力。朝廷是之,即著以为令。赡思历官台宪,所至以理冤泽物为己任,平反大辟③之狱,先后甚众,然未尝故出人罪,以市私恩。尝与五府官决狱咸宁,有妇宋娥者,与邻人通,邻人谓娥曰:“我将***而夫。”娥曰:“张子文行且***之。”明日,夫果死,迹盗数日,娥始以张子文告其姑,五府官以为非共***,且既经赦宥,宜释之。赡思曰:“张子文以为娥固许之矣。且娥夫死及旬,乃始言之,是娥与张同谋,度不能终隐,故发之也,岂赦可释哉?”枢密判官曰:“平反活人,阴德也。御史勿执常法。”赡思曰:“是谓故出人罪,非平反也。且公欲种阴德于生者,奈死者何!”乃独上议刑部,卒正娥罪。其审刑当罪多类此。十一年,卒于家,年七十有四。谥曰文孝。
(节选自《元史》卷一九O)
【注】①遗逸:指遗才。②契勘:查证。③大辟:死刑。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时倒剌沙柄国                          柄:权柄。
B.有劝其就试者                          劝:劝说。
C.且既经赦宥,宜释之                    宥:宽恕。
D.尝与五府官决狱咸宁                    狱:案件。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赡思执法严厉的一组是                         (   )
①西域人多附焉,赡思独不往见             ②会有诏勿逮问,然犹杖其私人
③按省臣之不法者,其人即解印以去      ④乃建议请勒归本族,俾供王赋
⑤平反大辟之狱,先后甚众                    ⑥乃独上议刑部,卒正娥罪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②③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赡思淡泊功名。延祐初年,皇帝下令科第取士,有人“劝其就试”,他只是笑笑而已。
赡思不攀附权贵,当时擅权的倒剌沙多次让人去请他,他都以奉养父母而告归。
B.赡思自幼好学,九岁时已能每天记诵古代经典文章达千言,二十岁左右,师从名儒
王思廉,博览群书,并付之实践;所以,他虽然还年轻,但已名著乡里。
C.赡思为政正直,为整顿吏制作了许多具体工作;赡思历任司法部门官职,以伸冤昭
雪为己任,先后平反多起冤狱,“宋娥案”即是其中的典型案件。
D.赡思体察民情。他曾到嘉兴深入调查,发现逃避官府徭役的达二千七百人之多,于
是建议将他们遣返乡里,让他们供纳国家赋役,以减少其他民众负担,朝廷采纳了
他的建议。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赡思发其罪而按之,辄弃职夜遁,会有诏勿逮问,然犹杖其私人。
译文:                                                                   ;
(2)是娥与张同谋,度不能终隐,故发之也,岂赦可释哉?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①常平:官仓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甫冠,名闻四方          甫:刚刚
B.贼良民,力能动权豪         贼:残害  
C.实欲携贰其徒            贰:离间
D.安石轻富贵,何吝也?    轻:轻易
7.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3分)                                     (   )
①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②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
③自是外户不闭               ④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
⑤资其食饮衣衾之具              ⑥巩先期区处猝集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曾巩估计常平仓储粮不足,乡民又不能都到城里购粮,平仓赈济灾民,就告示属县,劝说富人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运不好。而与此同时,一些晚生后辈却春风得意仕途显达,但曾巩对此非常淡泊。
D.曾巩在年轻的时候曾同王安石交往,当时王安石的声誉不高,曾巩把他引荐给欧阳修。在神宗面前,他又高度评价王安石的才能,认为连扬雄也比不上。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
(2)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3)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