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无或①乎王②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 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福建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无或①乎王②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 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③,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九) [注] ①或:同“惑”,怪。②王:有的研究者认为是齐宣王。③数:技艺。 (1)对文段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大王资质虽然不够聪明,但这不足以让人感到奇怪。 B.文段用“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弈秋诲棋”两个比喻来论证问题。 C.由于大王穷奢极欲,荒废国事,,因此必须规劝他闭门思过。 D.孟子认为后一个学棋者态度不够端正,所以棋艺远不如前一个。 (2)“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韧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和上面选段孟子说的是同样的道理,请结合上面选段孟子的话,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C (2)孟子强调学习除了要有恒心外,还要专心致志。他更看重“持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专心、恒心是修养者达到修养目的的关键所在。(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不一般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 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 ) 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②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③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④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⑤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⑥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陈涛斜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郭英乂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独狐信,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也。本名如愿。魏初有四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为部落大人,与魏俱起。祖俟尼,和平中,以良家子自云中镇武川,因家焉。父库者,为领人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瑰,由是知名。后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自修饰服章,军中号为独孤郎。及尔朱氏破葛荣,以信为别将。从征韩娄,信匹马挑战,禽贼渔阳王袁肆周。后以破元颢党,赐爵受德县侯,迁武卫将军。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周文帝已统岳兵,与信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双遣信还荆州。寻征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瀍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从我,世乱识忠良,岂虚言哉!”进爵浮阳郡公。时荆州虽隐东魏,人心犹恋本朝,乃以信为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以招怀之。既至,东魏刺史辛纂出战,信纵兵击纂,大败之。都督杨忠等前驱斩纂,于是三荆遂定。东魏又遣其将高敖曹、侯景等奄至。信以众寡不敌,遂率麾下奔梁。居三载,梁武帝方许信还北。信父母既在山东,梁武帝问信所往,答以“事君无二”。梁武义之,礼送甚厚。大统三年至长安,以亏损国威,上书谢罪。魏文帝付尚书议之。七兵尚书、陈郡王玄等议,以为既经恩降,请赦罪复职。诏转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寻拜领军将军。 六年,侯景寇荆州,周文令信与李弼出武关,景退。即以信为大使,尉抚三荆。寻除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人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拥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附者数万家。周文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 十六年,迁尚书令。六官建,拜大司马。周孝闵帝践阼,迁大宗伯,进封卫国公,邑万户。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过,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周文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震邻国。东魏将侯景之南奔梁也,魏收为檄梁文,矫称信据陇右,不从宇文氏,乃云“无关西之忧”,欲以委梁人也。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 未之有也。 《北史·独孤信传》有删节 1.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表信为大都督/表:上表推荐。 B.捐妻子从我/捐:捐献。 C.梁武义之/义:以……为义,认为有信义。 D.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雅:平素、向来。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独孤信“有影响力”的一组是( ) ①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 ②流入愿附者数万家 ③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④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⑤矫称信据陇石 ⑥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孤信原来的名字叫独孤如愿,因为他在担任陇右刺史时,判案快速,关爱百姓,信誉在 远近闻名,所以被周文帝赐名后,改称独孤信。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成为北周、隋朝以及唐 朝的皇后,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B.独孤信作战非常勇敢,在征讨韩娄一战中,他曾单枪匹马出阵挑战,擒获了渔阳王袁肆周, 被赐爵爰德县侯并被提拔为武卫将军。 C.独孤信在荆州与东魏的军队作战时,他认为敌我众寡悬殊,无法取胜,便率领部队投奔南 梁。三年后,当梁武帝问他回到哪里去,他答说”,表示要归顺梁武帝。梁武帝被 他感动,送了丰厚的礼物给他。 D.独孤信五十五岁时,晋公宇文护想***死独孤信,但又因为独孤信的名望太重,宇文护不想 亲自***他来显示自己的罪恶,于是便逼迫得孤信在家中自***。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孝闵帝践阼,迁大宗伯,进封卫国公,邑万户。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
放鹤亭记 苏轼 |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莍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 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B、故《易》、《诗》人以(之)比贤人君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 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
申甫传 汪琬 |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①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遽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己而瘗②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③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管,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 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帅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 [注]① 媐(xī):嬉戏。② 瘗(yì):埋葬③ 窭(jǜ):贫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无一人及甫者 及:赶上 B.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 干:拜谒 C.遽薄京师 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遽别去,不知所之 愿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遂言甫于朝 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斧斤以时入山林 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甫 ②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④权贵人俱不习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⑥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学佛不成而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题。 |
送孟东野序韩愈 |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选自《古文观止》) 1.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得:得到 B .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假:借助 C .其辞淫以哀 淫:无节制 D .其在上也奚以喜 奚:何,为什么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论述“无不平则鸣”的道理的一项是( ) ①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②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③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④人声之精者为言 ⑤凡载于《诗》、《书》六艺 ⑥东野之役于江南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草木、水受外力的激荡而发出声音,论及人的言论、歌、哭,都是因为有所不平的缘故。并列举自然多种现象论证。 B.作者还从自然界论及人类社会,从唐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一直谈到隋、唐,列举了众多的历史人物的事迹,论证了。 C.作者对孟、李、张三人的优秀诗文提出疑问,不知是上天要使他们的声音和谐来歌颂国家的兴盛呢,还是要使他们穷困饥饿、心情忧愁,而为自己的不幸悲歌呢? D.文章结尾归结于天命,针对孟郊,作者表面上指斥当时的社会和统治者不重用人才,实则是说天意所决定的。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译文: (2)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 译文: (3)故吾道其于天者以解之。 译文: _____ 5.用斜线(/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句不超过6 处) 其 弗 信 矣 乎 其 末 也 庄 周 以 其 荒 唐 之 辞 鸣 楚 大 国 也 其 亡 也 以屈 原 鸣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