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陆文学自传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
陆文学自传 |
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信,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瞋。及与人为信,虽水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滨,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惟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 始三岁露,育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自幼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可乎?”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无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他日问字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其翦榛莽,以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因叹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以我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 洎至德初,秦人过江,子亦过江,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少好属文,多所讽谕。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苦言逆耳,无所回避,由是俗人多忌之。上元辛丑岁,子阳秋二十有九。(节选自《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有删节)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虎狼当道而不愆也——愆:失期 B.自幼学属文——属:写 C.践泥污墙,负瓦施屋——负:背 D.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适:满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懵然若有所遗——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而为人才辩笃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C.今从尔所欲——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育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陆羽“特立独行”个性的一项是( ) ①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 ②少好属文,多所讽谕 ③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 ④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⑤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 ⑥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羽说“不知何许人也”,“姓名也未知孰是”,难下定论的名字与陆羽多重互相矛盾的性格互相照应,这样写完全是为了表现人物更具有传奇色彩。 B. 陆羽不像一般史传按时间顺序介绍人物一生的事迹,而侧重表现自己目前的思想性格特点。“貌陋”、“口吃”,都是缺憾,作者却比之王粲、张载等人,坦然自负,而不动声色。 C. 陆羽性格倔强,面对恩重如山的积公,敢辩善辩,决不屈从。受罚期间,繁重艰苦的劳动和不堪承受的鞭打,丝毫没有改变他坚持己见的决心和对“孔圣之文”的向往。 D. 陆羽闭门苦读,结交僧士,志向高洁,不同流俗。独行山野,诵佛吟诗,流连徘徊,号泣而归,放浪形骸的表现,近似魏晋名士的逍遥世外,而内心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忧闷。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人为善,若己有之;见人不善,若己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D 2.D 3.D 4.A 5.(1)我既无兄弟,又无后代。穿僧衣,剃头发,号称为和尚,让儒家之徒听到这种情况,能称为孝吗? (2)不认识赋里的字,只得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小学生,端正坐着展开书卷,嘴巴动动罢了。 (3)见到别人做好事,就好像自己也做了这样的事;见到别人做不好的事,像自己也做了不好的事而感到羞愧。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历①,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 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庐陵欧阳修记。 【注】①的历,dílì,意为艳丽。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州当东南之水会——当:处在 B.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示:指示 C.吾于是信有力焉——信:相信 D.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济:得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而因其暇日——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B.①凡图之所载——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①其为吾书其大概焉——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乃为之书——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 ①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 ②芙渠芰荷之的历 ③苍烟白露而荆棘 ④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 ⑤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 ⑥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利用监军荒废的营地修造建成的一处园林景观。 B.许子春的陈述流露了其三人建造东园的自豪感,让人从中感受到了东园无法言说的美丽。 C.许子春认为,四方人士天天前来东园游览,他们三人总会离开,也为让后人知道东园的来历,有必要作文留念。 D.欧阳修面对东园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景象,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 5. 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
尚志斋说 宋·虞集 |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①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②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①正鹄:靶心。②准的:标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挽必圆,视必审——审:仔细 B.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谕:超过 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慑:屈服,改变 D.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党:同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贻之——②作《师说》以赠之 B.①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①此立志之最先者也——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D.①援笔书所欲言——②若属且皆为所虏也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阐述志向的必要性或重要性的一组是( ) ①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 ②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 ③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 ④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 ⑤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 ⑥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用射箭作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读者对“立志”这个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B.作者认为“善为学者”的志是以圣贤为准的,向圣贤学习,为学者才能走上正途,因此,确立目标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C.最后一段拓开一笔,写自己为黄济“书‘尚志’二字赠之”和“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旨在强调“善教”的重要性。 D.文章引譬喻类,正反说理,节奏层次分明,语言极具韵律,将“立志”这一话题阐述得精辟有力。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郅)恽字君章,汝南西平人,志气高抗,不慕当世。王莽末,民不堪命,恽西至长安,上书谏莽曰:“臣闻智者顺以成德,愚者逆以取害。上天垂戒,欲以陛下就臣位。陛下宜顺天命,转祸为福”。莽大怒,即下诏狱,劾恽大逆。犹以恽据正义,难即害之,使黄门近臣胁导恽,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恽终不转,曰:“所言皆天文大圣意,非狂人所能造。”遂系经冬,会赦得免,因南游苍梧。 建武初,自苍梧还乡里,县令卑身崇礼以为门下掾,恽感其意,遂为之屈。久之,为郡功曹。 汝南旧事,冬飨,百里内县皆持牛酒到府宴饮。时太守欧阳歙飨礼讫,教曰:“西部都邮繇延,天资忠贞,禀性公方,典部折衡,推破奸雄。今与众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恽前跪曰:“明府有言而误,不可掩覆。按延质性贪邪,所在荒乱,虐而不治,冤慝并作,百姓怨之。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不争,此既无君,又复无臣,君臣俱丧,孰举有罪?君虽颠危,臣子扶持,不至于亡。”歙甚惭,遂不宴而罢。恽归府,因称病。延亦退。 (门下掾)郑次都素清高,与恽厚,招恽去,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自古而然。子心直诚,三代之道。繇延虽去必复还,吾不忍见子有不容君之危,盍去乎!”次都遂去,隐于弋阳山中。居数月,延果复召,恽即去,从次都止,渔钓甚娱。留数十日,恽喟然叹曰:“天生俊士以为民,无乃违命而乱伦乎?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尹①乎?”次都曰:“吾年耄矣,安得从子。”各别去。 郡举孝廉,为郎,迁上东门候。世祖②尝夜出,还,诏开门人,恽不内。上令从门举火射帝面,恽对曰:“火明燎远。”遂拒不开。明日,恽谏曰:“昔文王不敢盘游于田,以万民惟正。陛下既游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由是上重之,后为梁令、长沙太守,崇教化,表异行。(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伊尹:商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②世祖:汉光武帝刘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莽大怒,即下诏狱——狱:监狱 B.遂系经冬,会赦得免——系:羁押 C.今与众儒共论延功,显之于朝——显:明显 D.诏开门人,恽不内——内:通“纳”,交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令为病狂恍惚,不自知所言——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B.①久之,为郡功曹——②不知东方之既白 C.①而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不争——②以为轮 D.①恽归府,因称病——②不如因善遇之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能表现郅恽正直敢言的一组是( ) ①志气高抗,不慕当世 ②陛下宜顺天命,转祸为福 ③明府有言而误,不可掩覆 ④鸟兽不可与同群,子从我为伊尹乎 ⑤陛下既游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 ⑥崇教化,表异行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王莽末年,郅恽到京城长安,借天命祸福之说劝谏王莽还政于刘氏,退回臣子之位,因此惹得王莽大怒,但终得赦免。 B.郅恽认为西部督邮繇延生性贪婪邪恶,治理政事荒废而紊乱,劝谏郡守欧阳歙将他弃用,正因此,繇延没有获得推荐。 C.郅恽虽一度追随友人郑次都归隐山林,但终不肯与鸟兽为伍,可见他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入世的,主张人生要有所作为。 D.文中写到了郅恽三次直言进谏,前两次都因所谏招惹大祸。只有第三次劝谏光武帝刘秀,得到了刘秀的器重。 5.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县令卑身崇礼以为门下掾,恽感其意,遂为之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生俊士以为民,无乃违命而乱伦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佑五年中进士第,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者仅百之一,由吏致位显要者常十之九。帝乃欲以中书参议傅岩起为吏部尚书,镛上言:“吏部掌天下铨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制可其奏。 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击奸暴,黜贪墨,而特举乌程县尹干文传治行为诸县最,所至郡县,为之肃然。二年,转江浙财赋副总管。至顺元年,除国子司业,寻迁南行台治书侍御史。顺帝初,历佥宣徽及枢密院事。至正二年,除翰林侍讲学士,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言事者诬劾其赃私,乃罢去。五年,台臣辨其诬,遂复起参议中书省事。 七年,朝廷慎选守令,参知政事魏中立言于帝:“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镛者。”帝乃特署镛姓名,授饶州路总管。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凡境内淫祠有不合祀典者,皆毁之。人初大骇,已而皆叹服。镛知民可教,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旦望必幅巾深衣以谒先圣,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每治政之暇,必延见其师生,与之讲讨经义,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镛居官廨,自奉淡泊,僚属亦皆化之。先是,朝使至外郡者,官府奉之甚侈,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往往腾谤于朝,其出使于饶者,镛延见郡舍中,供以粝饭,退皆无有后言。其后有旨以织币脆薄,遣使笞存省臣及诸郡长吏。独镛无预。镛治政,虽细事,其详密多类此。 十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十一年,丞相脱脱在位,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人或以镛优于治郡,而执政非其所长,遂出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及脱脱罢,用事者悉诛,而镛又独免祸。乃迁西行台中丞,殁于官。(选自《元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除:清除,铲除 B.言事者诬劾其赃私,乃罢去——罢:被罢免官职 C.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劝:勉励 D.虽细事,其详密多类此——细:琐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凡境内淫祠有不合祀典者——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B.往往腾谤于朝——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镛延见郡舍中,供以粝饭——燕王诚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D.用事者悉诛,而镛又独免祸——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韩镛优于治郡的一项是( ) ①所至郡县,为之肃然 ②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 ③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镛者 ④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 ⑤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 ⑥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朝时,显要官职往往是由吏职出身的人来担任,很少有人能从进士做官,韩镛就是从进士做官的。 B.韩镛在担任侍御史时,因为刚正不阿被当时的官员们忌恨,议论政事的人诬告他贪赃肥私,于是他被罢免了官职。 C.饶州地区民俗崇尚鬼神,就连做盗贼的人准备抢劫时,也必定到觉山庙中占卜吉凶,韩镛到任后,就拆毁了庙宇,将泥塑偶像沉入江中。 D.朝廷外派的使臣,朝廷供奉本来就多,各地方州县都很讨厌他们,他们到了饶州,韩镛只供给他们粗米饭,他们也不敢有什么议论。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璘,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 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同、北宫伯子。北宫伯子以爱人长者;而赵同以星气幸,常为文帝参乘;邓通无伎能。 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船为黄头郎。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后穿。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召向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通亦愿谨,不好外交,虽赐洗沐,不欲出。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文帝不乐,从容问通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如太子。”太子入问病,文帝使唶痈,唶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之,遂竟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责数巨万。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节选自《史记·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化闳、籍之属也——化:感染、影响 B.觉而之渐台——觉:睡觉 C.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如:往、到 D.竟不得名一钱——名:占有 2.下列各组各组句子,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觉而之渐台,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王见之,曰:“牛何之?” B.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 C.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欲速则不达 D.公卿皆因关说——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邓通“谄媚事主”的一项是( ) ①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 ②通曰:“宜莫如太子。” ③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 ④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 ⑤长公主乃令假衣食 ⑥与上卧起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俗语说:“努力种田,不如遇到丰年,好好为官,不如碰到赏识自己的君王。”不但是女子用美色谄媚取宠,就是士人和宦官也有这种情况。 B.邓通,因善于划船当了黄头郎。汉文帝认为他是梦中助了他一臂之力的人,因而被宠幸,十几次赏赐邓通大量的金钱,官至上大夫。 C.文帝曾经得了痈疽病,太子前来看望文帝病情,文帝让太子吮吸患处,太子很难为情,不愿吸吮。后听说邓通这样做过,心中惭愧,也因此怨恨邓通。 D. 景帝即位不久就将吮吸脓血的邓通免职。不仅如此,还将邓通家的钱财全部没收充公。曾经大富大贵的邓通最后竟然寄食在别人家里,凄凉死去,果然应了当初卜者的预言。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