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四川省期末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称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大宦官)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 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 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服阕,起故官/阕:事情结束 B.或言进金银获宥/宥:宽恕、赦免 C.停俸有差/差:差别 D.尽斥锦衣冒滥官/斥:斥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及之/蔺相如固止之 B.召为翰林学士/皆为陛下所成就 C.乃再杖七人于廷/而君幸于赵王 D.阁臣以老病对/策抚老以流憩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宗微服出行,杨慎直言劝谏;武宗认为杨慎讲得有道理,不久,就假称有病返京了。 B.杨慎因桂萼、张璁的建言被召为翰林学士,但他宁肯被罢斥也要反对桂萼、张璁的政治主张。这说明杨慎的原则性很强。 C.杨慎多次直言劝谏皇帝,为此他遭受了切责、廷杖、下狱、流放等刑罚,但矢志不改。 这是杨慎忠直刚强性格的表现。 D.杨慎二十四见报即中状元,因政见不同被流放多年,成无定所,七十岁得以回到家乡。这说明杨慎的一生坎坷,不得其志。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D 2.A 3.C 4.(1)圣人设置赎刑(用交纳财物的手段求减免刑罚),那是施用于(处理)一般的小过错,使犯错的百姓改过自新。 (2)到这时,这些人在杨慎被谪戍的路途上窥视(寻找机会),准备加害于杨慎,杨慎知道后谨慎地防备着他们,到临清这些人才散去。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史弘肇,字化元,郑州荥泽人也。为人骁勇,走及奔马。梁末,调民七户出一兵,弘肇为兵,隶开道指挥,选为禁兵。汉高祖典禁兵,弘肇为军校。弘肇为将,严毅寡言,麾下尝少忤意,立楇***之,军中为股慄。以故高祖起义之初,弘肇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两京帖然。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领归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祖疾大渐,与杨邠、苏逢吉等同授顾命。隐帝时,河中李守贞、凤翔王景崇、永兴赵思绾等皆反,关西用兵,人情恐惧,京师之民,流言以相惊恐。弘肇出兵警察,务行***戮,罪无大小皆死。是时太白昼见,民有仰观者,辄腰斩于市。市有醉者忤一军卒,诬其讹言,坐弃市。凡民抵罪,吏以白弘肇,但以三指示之,吏即腰斩之。侍卫孔目官解晖狡酷,民抵罪者,莫敢告诉。燕人何福进有玉枕,直钱十四万,遣僮卖之淮南以鬻茶。僮隐其钱,福进笞责之,僮乃诬告福进得赵延寿玉枕,以遗吴人。弘肇捕治,福进弃市,帐下分取其妻子,而籍其家财。 弘肇不喜宾客,尝言:“文人难耐,呼我为卒。”周太祖出镇魏州,弘肇议带枢密行,苏逢吉、杨邠以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会饮窦贞固第,弘肇厉声举爵属太祖曰:“昨日廷论,何为异同?今日与公饮此。”逢吉与邠亦举大爵曰:“此国家事也,何必介意乎!”遂俱饮爵。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弘肇默然。隐帝自关西罢兵,渐近小人,与后赞、李业等嬉游无度,而太后亲族颇行干托,弘肇与杨邠稍裁抑之。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弘肇辄斩之。帝始听乐,赐教坊使等玉带、锦袍,往谢弘肇,弘肇怒曰:“健儿为国征行者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悉取所赐还官。隐帝春秋渐长,为大臣所制,数有忿言,业等乘间谮之,以谓弘肇威震人主,不除必为乱。隐帝颇欲除之。夜闻作坊锻甲声,以为兵至,达旦不寐。由是与业等密谋禁中。 乾祜三年冬十月十三日,弘肇与杨邠、王章等入朝,坐广政殿东庑,甲士数十人自内出,擒弘肇、邠、章斩之,并族其三家。周太祖即位,追封弘肇郑王,以礼归葬。(节选自《新五代史·汉臣传第十八》,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高祖典禁兵/典:掌管 B.高祖疾大渐/渐:转好 C.坐弃市/坐:定罪 D.遣僮卖之淮南以鬻茶/鬻:买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史弘肇武断专行的一组是( ) ①麾下尝少忤意,立楇***之 ②弘肇行兵所至,秋毫无犯,两京帖然 ③弘肇出兵警察,务行***戮,罪无大小皆死 ④但以三指示之,吏即腰斩之 ⑤文人难耐,呼我为卒 ⑥太后有故人子求补军职,弘肇辄斩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弘肇少言寡语,但治军相当严厉。他的一个手下由于不听从命令,被史弘肇当场乱棍打死,将士们见状都吓得腿直发抖,因此,他的军队纪律十分严明。 B.史弘肇辅政后只知道严厉治理,但不知明辨是非。燕人福进被诬告并被处死,他的妻子儿女被史弘肇的手下人分别霸占,财物也被瓜分。 C.史弘肇重武轻文,不喜欢和文人来往。在窦贞固家的宴会上,史弘肇力陈安朝廷,定祸乱,有武将就足够了,至于文臣没有什么用处,因此他受到了三司使王章的反诘。 D.史弘肇凶暴无端,树敌很多。隐帝亲近小人,又想摆脱大臣的控制,自己主政,于是与李业在宫中密谋,诛***了弘肇与杨邠、王章三人,并族其三家。 4.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侍卫孔目官解晖狡酷,民抵罪者,莫敢告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健儿为国征行者未有偏赐,尔曹何功,敢当此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 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 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 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按:追究,查办 B.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遣:发配 C.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偿:偿还 D.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至:周到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王鼎做官“强直不可挠”的一项是( ) ①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 ②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 ③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 ④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 ⑤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 ⑥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自奉养俭约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⑤ C.④ ⑤ ⑥ D.① ④ 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要他像王鼎等人那样检举不法,坚持原则,刚正不阿。 B.河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救济灾民。调为建州知州,那里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定条例教育州民,禁止他们这样做。 C.杨永德横暴狡猾,执政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中的一个人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连发八问,杨永德回答不出。 D.王鼎担任临邛县知县时,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缣,就把他分给了族人。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
僧 侠 |
唐建中初,士人韦生移家汝州,中路逢一僧,因与连镳,言论颇洽。日将夕,僧指路歧曰:“此数里是贫道兰若(寺庙),郎君能垂顾乎?”士人许之,因令家口先行。僧即处分从者供帐具食。行十余里,不至。韦生问之,即指一处林烟曰:“此是矣。”及至,又前进。日已昏夜,韦生疑之,素善弹,乃密于靴中取张卸弹,怀铜丸十余,方责僧曰:“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今已行二十里不至,何也?”僧但言且行。僧前行百余步,韦生知其盗也,乃弹之僧,正中其脑。僧初若不觉。凡五发中之,僧始扪中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韦生知无可奈何,亦不复弹。良久,至一庄墅,数十人列火炬出迎。僧延韦生坐一厅中,笑云:“郎君勿忧。”因问左右:“夫人下处如法无?”复曰:“郎君且自慰安之,即就此也。”韦生见妻女别在一处,供帐甚盛,相顾涕泣。即就僧,僧前执韦生手曰:“贫道盗也,本无好意。不知郎君艺若此,非贫道亦不支也。今日固无他,幸不疑耳。适来贫道所中郎君弹悉在。”乃举手搦脑后,五丸坠焉。有顷布筵,具蒸犊,犊上割刀子十余,以齑饼环之。揖韦生就座,复曰:“贫道有义弟数人,欲令谒见。”言已,朱衣巨带者五六辈,列于阶下。僧呼曰:“拜即君!汝等向遇郎君,即咸齑粉矣。”食毕,僧曰:“贫道久为此业,今向迟暮,欲改前非。不幸有一子技过老僧,欲请郎君为老僧断之。”乃呼飞飞出参郎君。飞飞年才十六七,碧衣长袖,皮肉如蜡。僧曰:“向后堂侍郎君。”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且曰:“乞郎君尽艺***之,无为老僧累也。”引韦入一堂中,乃反锁之。堂中四隅,明灯而已。飞飞当堂执一短鞭,韦引弹,意必中。丸已敲落,不觉跃在梁上,循壁虚蹑,捷若猱玃。弹丸尽,不复中。韦乃运剑逐之,飞飞倏忽逗闪,去韦身不尺。韦断其鞭数节,竟不能伤。僧久乃开门,问韦:“与老僧除得害乎?”韦具言之。僧怅然,顾飞飞曰:“郎君证成汝为贼也,知复如何?”僧终夕与韦论剑及弧矢之事。天将晓,僧送韦路口,赠绢百匹,垂泣而别。(选自《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九十四豪侠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与连镳——连镳:同路,一起走 B.有顷布筵,具蒸犊——具:完完整整地 C.韦引弹,意必中——引:发射 D.飞飞倏忽逗闪——逗:挑逗,戏耍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僧但言且行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B.①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 ②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C.①与老僧除得害乎 ②生三人,公与之母 D.①赠绢百匹,垂泣而别 ②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最能体现僧“侠”的特点的一组是|( ) ①因与连镳,言论颇洽。 ②(僧)笑云:“郎君勿忧。” ③今日固无他,幸不疑耳。 ④今向迟暮,欲改前非。 ⑤僧乃授韦一剑及五丸。 ⑥问韦:“与老僧除得害乎?” ⑦僧终夕与韦论剑及弧矢之事。 A.④⑤⑥ B.①②⑦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僧与韦生言谈“本无好意”,只是后来由于韦生技艺高超,僧才改变主意,善待韦生。 B.韦生五次弹射僧,僧却说“郎君莫恶作剧”,说明僧从善之心已定,并没有意识到韦生弹射自己是先下手为强。 C.僧让自己的义弟出来见韦生,既是对韦生的尊重,又可表明自己“欲改前非”的心意。 D.僧不忍***子除害,寄希望于韦生,然而韦生也敌不过飞飞,僧不由得怅然认命。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郎君艺若此,非贫道亦不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乞郎君尽艺***之,无为老僧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允则,字垂范。少以材略闻,荫补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累迁供备库副使、知潭州。将行,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湖湘多山田,可以艺粟,而民惰不耕。乃下令月所给马刍,皆输本色,繇是山田悉垦。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募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陈尧叟安抚湖南,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召还,连对三日,帝曰:“毕士安不谬知人者。”迁洛苑副使、知沧州。允则巡视州境,浚浮阳湖,葺营垒,官舍间穿井。未几,契丹来攻,老幼皆入保而水不乏,斫冰代炮,契丹遂解去。真宗复召谓曰:“顷有言卿浚井葺屋为劳民者,及契丹至,始见善为备也。”尝宴军中,而甲仗库火。允则作乐行酒不辍,副使请救,不答。少顷火熄,命悉瘗所焚物,密遣吏持檄瀛州,以茗笼运器甲。不浃旬,兵数已完,人无知者。枢密院请劾不救火状,真宗曰:“允则必有谓,姑诘之。”对曰:“兵械所藏,儆火甚严,方宴而焚,必奸人所为。舍宴而救,事或不测。”允则不事威仪,间或步出,遇民可语者,延坐与语,以是洞知人情。讼至,无大小面讯立断。善抚士卒,皆得其用。盗发辄获,人亦莫知所由。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晚年居京师,有自契丹亡归者,皆命舍允则家。允则死,始寓枢密院大程官营。 (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四》,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湖湘多山田,可以艺粟/艺:种植 B.葺营垒,官舍间穿井/穿:凿通 C.允则必有谓,姑诘之/谓:缘由,说法 D.讼至,无大小面讯立断/讯:询问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允则爱民的一组是 ( ) ①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 ②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 ③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 ④老幼皆入保而水不 ⑤遇民可语者,延坐与语 ⑥有自契丹亡归者,皆命舍允则家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允则年轻时因材略出名,并靠祖上功德做了官;宋真宗从毕士安那里对允则的家世有所了解,因而将湖南交给他管理,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B.在主政沧州期间,李允则“浚井葺屋”,被有些人称为劳民,直到契丹来攻,斫冰代炮,打退来犯之敌,人们才发现他善于早作准备。 C.兵器库失火,李允则照样饮酒作乐不停;而后将被火烧的东西掩埋,并补充兵器。在遭到枢密院的弹劾后,允则道出了自己不救火的原因。 D.李允则不摆官架子,有时徒步出行,故能“洞察人情”,因而在任用官员、审理案情、甚至在抓获小偷、处理上下级关系上都能得心应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转运使又执不可,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按剑而跽曰/跽:挺直身子跪着 B.刑人如恐不胜/胜:尽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称王 D.窃为大王不取也/窃:私下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拔剑切而啖之②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B.①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②以其无礼于晋 C.①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②不者,若属皆且为虏 3.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粗的词相同的一项是( ) 例:樊哙覆其盾于地 A.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良曰:“长于臣。” D.因击沛公于坐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刘邦的任务后,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爱听。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