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职。后除南中郎长史,不就,会逆贼李辰起兵江夏,征镇不能讨,皆望尘奔走。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冰大将抗宠有众数千,屯郡讲堂。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循迎景还郡,即谢遣兵士,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人多患之,论于州府,皆不见省。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循曰:“见张廷尉,当为言及之。”闿闻而遽毁其门,诣循致谢。其为世所敬服如此。
  陆机上疏,荐“循可尚书郎”,循不就。(选自《晋书·贺循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教大行,邻城之/宗:尊崇
B.辰别帅石冰有扬州/略:侵占
C.循少家难/婴:缠绕,遭遇
D.及敏破/破:突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申之孝悌之义
B.及陈敏乱,诈称诏书/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论州府,皆不见省/其身也,则耻师焉
D.以循丹阳内史/既自以心形役
3.下面全能表现贺循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
①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
②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
③转侍御史,辞疾去职
④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⑤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⑥陆机上疏,荐“循可尚书郎”,循不就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A 
3.C
4. (1)刺史嵇喜推举他为秀才,授官阳羡县令,他把宽恕恩惠当作根本,不苛求在考核中最好。
 (2)贺循将檄文转交给抗宠,向他陈说了叛逆归顺的利弊,抗宠于是逃走,程超、宰与都投了降,整个州郡完全平息。
 (3)这时州内豪杰都被捆绑起来,有的年老多病,就提高等级和俸禄,只有贺循和吴郡的朱诞不参与这件事。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的题。峡江寺飞泉亭记
清·袁枚
  ①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②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③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④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⑤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⑥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注释】①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罗浮:山名,在广东博罗县境内东江之滨。
1、解释下列加粗字。
(1)而游者皆日中__________________
(2)可箕踞,可偃仰__________________
(3)不观瀑之娱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中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得从容观(本文)/夫夷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B、当时建此亭者,仙乎!(本文)/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师说》)
C、公爱之,何不记(本文)/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鸿门宴》)
D、一以僧(本文)/较秦之所得,战胜而得者。(《六国论》)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
(1)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②段作者写“天台”“雁宕”“匡庐”“罗浮”“青田之石门”等瀑布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概述飞泉亭的与众不同之处。(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
  学画花者,以一株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学画山水,何以异此?盖如神游物象,身即烟霞,则意度自见。
  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深,近游之以取其浅。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画见大象,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泊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则烟岚之气象正矣。
  春山烟云联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节选自唐寅《六如画谱》)
1、请写出高中课本中张大千写的有关绘画的文章名《    》。
2、“何以异此”中的“此”指代。(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对“如神游物象,身即烟霞,则意度自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就好像神仙游览万象,身临其境在烟霞中,那么山水画意自然呈现出来了。
B、就好像神仙游览万象,自身化为烟霞,那么山水的亦真亦幻的自然呈现出来了。
C、就好像在物象之内神游,亲身站在山水之前,那么山水的风格自然呈现出来了。
D、就好像在物象之内神游,亲身站在山水之前,那么心中的画意自然呈现出来了。
4、作者认为画山水如何才能使“云气之态度活”,“烟岚之气象正”?(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写了三次“四时不同”,是否罗嗦重复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大水上封事
岑文本
  臣闻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今虽亿兆又安,方隅宁谧,既承丧乱之后,又接凋弊之馀,户口减损尚多,田畴开辟犹少。覆焘之恩著矣,而疮痍未复;德教之风被矣。而资产屡空。是以古人譬之种树,年祀绵远,则枝叶扶疏,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虽壅之以黑坟,暖之以春日,一人摇之,必至枯槁。今之百姓,颇类于此。常加含养,则日就滋息;暂有征役,则随之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则怨气充塞;怨气充塞,则离叛之心生矣。故帝舜曰:“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孔安国曰:“人以君为命,故可爱。君失道,则人叛之,故可畏。”仲尼曰:“君犹舟也,人犹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是以古之哲王,虽休勿休,日慎一日者,良为此也。
  伏惟陛下览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机,上以社稷为重,下以亿兆为念。明选举,慎赏罚,进贤才,退不肖,闻过即改,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於必信。颐神养性,省游畋之娱;去奢从俭,减工役之费。务静方内,而不求辟土;载橐弓矢,而无忘武备。凡此数者,虽为国之恒道,陛下之所常行。臣之愚心,唯愿陛下思之而不怠,则至道之美与三、五比隆,亿载之祚与天地长久。虽使桑榖为妖,龙蛇作孽,雉雊于鼎耳,石言于晋地,犹当转祸为福,变灾为祥。况雨水之患,阴阳常理,岂可谓天谴之而系圣心哉?臣闻古人有言:“农夫劳而君子养焉,愚者言而智者择焉。”辄陈狂瞽,伏待斧钺。(摘自《全唐文》)
  [注]①休:美善,福禄。②三、五:三皇五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教之风矣/被:遍及
B、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根本:植物的根
C、为此也/良:的确
D、察安危之/机:机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功既难/吾还也
B、疮痍未复/倚柱
C、是古人譬之种树/臣供养无主
D、凡此数/不,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指出,开创事业艰难,但守住已经成就的事业鞋袜更难,因而帝王都要居安思危,才能稳固基业。
B、作者认为,帝王只有实行仁政来包含养育人民,使人民生活安定,这样才能避免人民产生离叛之心。
C、作者引用了帝舜、孔安国、孔子的话来说明帝王与人民的关系,其目的是告诉帝王,人民是可怕的。
D、帝王如果把人民放在心里,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仅在遇到危机时能转危为安,国家也能长治久安。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过即政,从谏如流。为善在于不疑,出令期于必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雨水之患,阴阳恒理,岂可谓天遣而系圣心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甲文:
  (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乙文:
  (勃)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话益奇,乃瞿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选自《新唐书?文艺上》、《唐才子传》)
  【注】①三珠树,传说中的仙树,后喻指俊才。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勃六岁属文(        )
(2)赦除名(        )
(3)乃然曰(        )
(4)勃文,初不精思(        )
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交构渐/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宿命其婿作序夸客/垣墙周庭,当南日
C.浮躁浅露/早缫
D.召沛府修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鱼肉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两篇短文,概括王勃这一人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都督阎公开始时为什么“怒”,到后来又为什么又“极欢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活  水  源  记
刘  基
  ①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树多枫、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②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不旁,名之曰:“活水源”。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鰿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鸜鹆,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脊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其何虫也。
  ③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注释】① 刘基,明初文学家、政治家。②上人:对僧人的敬称。③潴(zhū):水汇积。④ 滑:流利。⑤脊令:即鹡鸰鸟。
1.第①段在介绍活水源_____________的同时,还突出了其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作者详细描写活水源周围的花草树木和鸟虫鱼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既喜爱泉水滋润清澈,又喜爱它流淌的无穷无尽。
B.我既喜爱这泉水的清澈,又喜爱它流向远处的终点。
C.我既喜爱这泉水的清澈,又喜爱它源源不断地流淌。
D.我既喜爱那泉水的清澈,又喜爱它无穷无尽地流淌。
4.本文在写水清时别具匠心,请找出相关句子并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