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2)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2)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3)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2)江间波浪兼天涌,     。(杜甫《秋兴八首》)
(3)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贾谊《过秦论》)
(5)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6)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答案
⑴剑阁峥嵘而崔嵬  ⑵塞上风云接地阴 ⑶沧海月明珠有泪 ⑷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⑸暮霭沉沉楚天阔 ⑹樯橹灰飞烟灭 ⑺舞榭歌台 ⑻莫道不销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嵬”、“ 沧”、“ 弩”、“ 霭”、“ 樯橹”、“榭”、“ 销”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分野中峰变,                。            (王维《终南山》)
(2)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3)不忍登高临远,               ,归思难收。 (柳永《八声甘州》)
(4)谢公宿处今尚在,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6)位卑则足羞,                。            (韩愈《师说》)
(7)天长地久有时尽,               。         (白居易《长恨歌》)
(8)溪云初起日沉阁,               。         (许浑《咸阳城东楼》)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
小题1:白居易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明确提出了“                             ”的理论。(1分)
小题2:下列对本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虚实结合,并以“风”“云”和“晴”象征政治风波刚刚过去。
B.颔联“乱”字化静为动,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
C.“平”字描述水苹的整齐,与“铺”字合用,令人想见湖面的阔远与水苹的茂盛。
D.颈联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而“白”“黄”色彩对比鲜明。
小题3: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10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小题1:赏析第二句“急”字的妙用。(4分)
小题2: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表现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⑴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五人墓碑记》)
⑵日月忽其不淹兮,         。 惟草木之零落兮,         。(《离***》)
⑶怨不在大,                    ,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⑷顾吾念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7分)
喜逢郑三游山                                天平山中
(唐)卢仝                                (明)杨基
相逢之处花茸茸,石壁攒峰千万重。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小题1:这两首诗虽然用了相同的形容词“茸茸”,但描写的景物特点却不尽相同:卢诗是形容花草的          ,杨诗是形容细雨的            。(各不超过4个字) (2分)
小题2:分别赏析两首诗的后两句。(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