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题目。题墨葡萄诗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山阴人,字文长,号天池人,晚年号青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题目。题墨葡萄诗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山阴人,字文长,号天池人,晚年号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墨葡萄诗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山阴人,字文长,号天池人,晚年号青藤道士。他性情纵放,少年屡试不第。他是文学家兼书画家,诗文、戏曲著作颇丰,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不拘绳墨。
小题1:第三句“笔底明珠无处卖”中的“明珠”指什么?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小题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你认为第四句诗中最精彩的一个字是什么?请简述理由。(6分)
答案

小题1:诗中的“明珠”表面上是比喻所画的“墨葡萄”,(1分)实际上喻指诗人自己肚里的才识。(2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喟。(2分)
小题2:“闲”字。(1分)诗人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这个“闲”字,旨在表现诗人一生飘零、寂寞孤苦的境遇,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怅惘与不平。本该一展抱负,却遭“闲抛闲掷”,个中遗憾与愤懑,均借这一“闲”字言出。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注意结合诗后注释,并结合题目,可以推测出答案,至于回答诗人的感情,要注意联系诗人的身世和背景来分析。
小题2:
试题分析:注意这句话有一个字,是重复使用,突出表达了诗人凄楚、无奈、悲凉的一生,空有满腹经纶、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力施展。据此回答即可,注意联系写作背景及诗人身世。
举一反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1)弦弦掩抑声声思,                  ,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3)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选作其中4题)(8分,每空1分)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斥方遒。   (《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_______________。 (《论语·侍坐》)
(3)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桓晋文之事》)
(4)_______________,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_______________!   (《庖丁解牛》)
(5)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6)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   (《劝学》)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8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午睡起来本来想读读书,可是又提不起看下去的兴致。
B.全诗前两句以“一架松阴”、“半弓苔”来渲染午睡初起时诗人内心情思的慵倦。
C.后两句诗中说,诗人掬起泉水想去浇浇芭蕉,却不小心淋湿了玩乐正酣的儿童。
D.全诗后两句捕捉了特定生活状态下的偶然情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恬静。
小题2:有人说,“戏”与“误”的配合使用在诗歌意境的创造中有突出的效果。请结合诗歌主旨作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南湖早春①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②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③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本诗是作者谪居江州时期的作品。②返照:阳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说。
小题1:请简析诗第二联中“平”字运用的妙处。(5分)
小题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感情。(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10分,每空1分)
(1)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2)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蚓无爪牙之利,               。(《荀子·劝学》)
(6)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7)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8)                ,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9)              ,檐牙高啄。(杜牧《阿房宫赋》)
(10)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