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咏岩桂朱 熹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木末①难同调,篱边②不并时。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岩 桂曾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咏岩桂朱 熹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木末①难同调,篱边②不并时。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岩 桂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咏岩桂
朱 熹
露浥黄金蕊,风生碧玉枝。千林向摇落,此树独华滋。
木末难同调,篱边不并时。攀援香满袖,叹息共心期。
岩 桂
曾 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注]①木末,指荷花。②篱边,指菊花。
小题1:两诗中的“岩桂”有何共同特点?简要概括。( 3分)
小题2:试简要赏析第一首诗中“攀援”“叹息”两个细节描写的作用。( 4分)
答案

小题1:丽质天成、芳香四溢、卓尔不群、顽强不屈。(3分)
小题2:诗人因仰慕,故而“攀援”;“叹息”起于赞美之情,进而渴望与之成为知己。这两个细节暗示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对崇高人格追求。(4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揣摩“风生碧玉枝”与“粟玉黏枝细”可体会到丽质天成,揣摩“此树独华滋”与“青云剪叶齐”可体会到卓尔不群、顽强不屈,揣摩“攀援香满袖”与“浓薰不如此”可体会到芳香四溢。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题干中已明确是细节描写的作用,答题时要注意“攀援”后面是“香满袖”,尤其是“香”的象征意义。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野马也,尘埃也,        。天之苍苍,        ? 
(《庄子·逍遥游》)
(2)        ,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3)春花秋月何时了?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4)秦人不暇自哀,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5)        ,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        
(王实甫《长亭送别》)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7分)
淮上喜会梁川故友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 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 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 淮上有秋山。
小题1:颔联中“浮云”“流水”两词用得极为贴切,请作简要赏析。(3分)
小题2:诗的标题点明“喜会”,实际上全诗包含了哪几方面的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1)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2)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诗经•氓》)
(3)将军角弓不得控,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小题1: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请你谈谈这首诗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4分)
小题2:“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斜月沉沉藏海雾,__________。不知乘月几人归,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__________ ,____ __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3)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