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村 行①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村 行①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村 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
小题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诗句的第二联和第三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答案

小题1:诗句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己不得志的惆怅之情(3分)作者骑马穿山间小路而行,领略山野旖旎的风光,但山间美景勾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景色虽美但是自己却有家难归,仕途多舛,自然产生“惆怅”之情(2分)
小题2: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诗句第二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音,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寂静;远近结合,诗句的第二联写远景,第三联写近景,即宏大开阔,有细致入微,景色层次分明;成功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数峰无语,将峰峦人格化,突出其静。作者又用“胭脂”“白雪”比喻“棠梨”叶色和荞麦花色,显得绚丽多姿,美不胜收;(以上每点2分,如果学生答视听结合该点给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探究诗歌的情感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词语,此词注意注释中的“被贬”及诗中的词语“野兴”“惆怅”“吾乡”。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写景的手法的分析的题目,写景的手法注意顺序、着眼点和手法,此题的顺序分明由远及近,着眼点绘声绘色,手法主要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答题时注意集合诗歌具体分析。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                        ,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2)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逍遥游》
(5)定乎内外之分,                      。《逍遥游》
(6)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陈情表》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目。(11分)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①
忆昔午桥②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③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陈与义,两宋重臣,生于北宋哲宗元祜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历靖康之难。绍兴八年(1135)五月,作者因病辞官,寓居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作此词。
②午桥:桥名,在洛阳县南十里外。
③长沟:谓时间如流水般逝去。
小题1:请从手法、意境、结构中任选两个角度,赏析“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5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此诗中所包含的复杂情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2)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庄子•逍遥游》)
(3)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小题1: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试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2)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3)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
(5)既见复关,载笑载言。__________________,体无咎言。
(6)东船西舫悄无言,                   。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