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卖花声张舜民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卖花声张舜民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小题1:词的前三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又看暝色满平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期盼?(3分)
答案

小题1:远谪异地(1分)、失意孤独(1分)、悲愤苦闷(1分)的漂泊者/贬谪者(1分)。
小题2:诗人遥看夜色笼罩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1分)。用昏沉苍茫的夜色衬托(1分)诗人内心的凄怆(1分)。
小题3:渴望家书(1分);希望得到朝廷的音讯。(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题目,注意文中的关键词语,虽然让概括的是前三句,但也可结合文的后面部分概括。诗中的主要词语有“踟躇”“地远”“孤”“流落”。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景物特征及其作用的题目,首先简单描述该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阴沉、苍茫的意境,然后答出衬托作者内心的凄凉的心情。答题的方式可以借鉴借景抒情的方式。
小题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时注意诗中的“长安”“流落江湖”,“流落江湖”意味被贬,“长安”喻指朝廷,由此可知两种期盼,渴望得到家和朝廷的音讯。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2)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3)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4)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5)                   ,靡有朝矣。(《诗经·氓》)
(6)                   ,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7)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论语·八佾》)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春夕》是作者旅居湘鄂时所作。
小题1:请谈谈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小题2: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此外,颔联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达特色?(3分)
小题3:概述全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情思?(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4)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5)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7)心事浩茫连广宇,                   。(鲁迅《无题》)
(8)民为贵,                   ,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小题1: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        ,子无良媒。(《诗经·氓》)
(2)采之欲遗谁,       。(《涉江采芙蓉》)
(3)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二章》)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
(5)           ,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6)谨庠序之教,         。(《寡人之于国也》)
(7)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8)羽扇纶巾,谈笑间,          。(《念奴娇·赤壁怀古》)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