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旅夜怀远客许 浑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小题1:“竟晓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旅夜怀远客许 浑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小题1:“竟晓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旅夜怀远客
许 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小题1:“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何作用?(5分)
小题2:请结含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6分)
答案

小题1:这句诗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2分)(“竟晓”一词遥承“梦断”,)暗示诗人(梦醒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1分)这一句寓情于景,皓月当空本是极美的景致,但诗人无心欣赏,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2分)
小题2:“情”包括:①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异乡”言其飘零,“梦断”言其孤独难眠,乡梦难成。②对贫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叹。爱书成癖却因病不能读,心生愧意,有嗜酒之名却家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人感慨无奈。③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暮春时节花自飘零,“过”字写春天已逝,暗寓时光易逝的感慨。④对远方故人的思念。想着故人远行天际,自己思念故人却不得相见,只能把思念化作一声长啸。(6分;答出一点给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要明白此句诗的意思。“竟晓”是通宵之意,“月空明”即“月亮白白地放射着光明(没人陪伴)”之意;整句意思是说:“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联系上文“异乡多远情”一句和诗题“旅夜怀远客”分析,此句暗示诗人辗转无眠,直到天明都无法入睡的情景。这就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
小题2:
试题分析:要分析此句诗中的“情”所包含的内容,要联系诗题和全诗内容进行。诗题“旅夜怀远客”说明作者客居他乡,怀念远方亲人;诗句“独此一长啸”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所以诗中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再从诗句“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一句可看出,诗人爱书成癖却因病不能读,有嗜酒之名却因家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诗人顿生感慨无奈之情。另外,从“过春花自落”一句可知诗人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再由诗题和诗的最后一句“故人天际行”可知这是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
举一反三
题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瓦缝参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霁何虹。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珊珊可爱。
(6)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块假我以文章。            
(7)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8)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小题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5分)
小题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过耶溪①
唐·朱庆馀
春溪缭绕②出无穷,两岸桃花正好风。
恰是③扁舟堪入处,鸳鸯飞起碧流中。
【注】①耶溪,即若耶溪,今浙江绍兴以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有世外桃之景。②缭绕:回旋的样子。③恰是:正好。
小题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概述。(2分)
小题2:尾联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小题1: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首句“丝丝”一词的妙处。(5分)
小题2: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思归之情。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1)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2)矰:zēng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小题1:这首诗全篇皆实写“孤雁”,作者是怎样突出孤雁之“孤”的?(5分)
小题2:结合全诗,说说诗的最后两句作者对孤雁有怎样的感情?又借孤雁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