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小题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答案

小题1: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小题2:“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明白该诗中的人物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的形象,从诗句的描写中明显感觉到诗歌塑造了一个闲适、喜爱自然景色的诗人形象。
试题分析:
小题2: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即常说的“诗眼”的分析。本诗语言浅俗,但用字
讲究。尤其是第四句“软红光里涌银山”,一个“软”字,赋予夕阳光芒以形象的触觉,写出了夕阳的无限美好。而一个“涌”字,更是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态之感,增添了情趣。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小题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小题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2分)
小题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题目。(8分)
落第长安
常 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杂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小题1: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4分)
小题2: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2·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小题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小题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小题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小题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小题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请分条陈述。(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小题1: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