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南歌子·游赏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南歌子·游赏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南歌子·游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注:①菰黍、昌歜,席间食品。②琼彝、玉舟,酒壶、酒杯。
小题1:简要赏析“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这句诗。(4分)
小题2: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小题1:运用了比喻(或想象),写歌女眉头黛墨凝聚,如远处青翠的山峦;醉眼流转,如湖中迷人的水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湖光山色的自然之美和欢歌宴饮的游赏之乐。(4分。手法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全词通过描写词人尽情听歌,开怀痛饮,不知疲倦,至晚不归,(2分)表达了词人的游兴之浓、游赏之乐。(2分)(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从表现手法及作用的角度作答,回答作用时,可结合着表现手法的一般性作用+形容对象的特点即可。如词人分别以“山”“波”来形容歌女的眉与醉眼,很明显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然之美形象的表达出来。
小题2:
试题分析:可抓住词句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来体会词人情感。首句描写美丽的自然之景,烘托了词人愉悦的心情;“昌歜”“玉舟”“水调唱歌头”展现出一幅美酒欢歌的画面;“晚云留”体现了词人游兴正浓,至晚不归的兴致。故答题时,综合起来概括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①巾柴车:指乘小车出游。②差池:指此来彼往而错过。③黾勉:殷勤。④及兹:来此。契:惬意。
小题1:从上山到下山,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4分)
小题2:从全诗来看,“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两句有什么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京口
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宋帝,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小题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盛赞宋武帝北伐的是哪两句?(2分)
小题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小题3:请简要赏析“苍翠无烟草自生”一句。(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南宋]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貔虎:貔和虎。亦泛指猛兽。
小题1:“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2:“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哪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妙在何处?(2分)
小题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感愤
(宋) 王令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
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蜺:古同“霓”,虹的一种。玉蜺,指白虹。
小题1:“燕然未勒”意为                   ,范仲淹的《渔家傲》中也有“浊酒一杯家万里,                    ”之句,表达的是与王令同样的心情。(2分)
小题2:请分析这首诗歌的主要抒情手法。(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7分)
[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
(元)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在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注释]①忘机:忘却心计。②泛泛:在水面飘浮或浮行的样子。
小题1:画线句写的是 情景,“懒”状出  之情态,“慵”状出黯然神伤之情态,“怕”状出     之情态。(3分)
小题2:赏析本曲的主要表现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