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后面小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小题1:“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后面小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小题1:“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后面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题1:“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当时怀有什么心情?(6分)
                                                                                    
小题2:最后两句诗作者是怎样写自己“思家”的?全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7分)
                                                                                    
答案

小题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独坐的“影”陪伴着抱膝独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4分)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小题2:最后两句诗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东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5分)全诗语言质朴无华。(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冬至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远在邯郸的客店里,将怎样过法呢?只能抱着膝坐在孤灯前,在静夜中,惟有影子相伴。这一句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采用虚写的手法,在静夜中,抱膝坐在孤灯前,想象着和亲友一起欢度佳节的情景。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呀!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恨。第二句,“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身”和“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影”与“身”皆抱膝枯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语颇直。“驿”,驿站,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
小题2:
试题分析: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可以感觉到那种情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后面小题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困以赠别
窦巩
吴蜀何年别,相逢汉水头。望多心共醉,握手泪先流。
宿雾千山晓,春霖一夜愁。离情方浩荡,莫说去刀州。
小题1:从全诗看,诗人的“泪”因何而流?(6分)
小题2: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鉴赏下列三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仓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小题1:杜牧和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迥然不同,分别说明二人对项羽自刎的态度及其持此态度的原因(6分)
小题2:毛泽东的诗写于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了南京。可是在此前,蒋介石却存在国共两党划江而治的阴险居心。请结合这一背景和鸿门宴的故事,解释“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深刻含义。(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南园十三首(其十三)
李贺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小题1:这是一首游记诗,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描写的。(5分)
小题2:请对诗歌颈联进行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送李端
卢纶(唐)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①风尘:指社会动乱。
小题1:试赏析颔联“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之境。(3分)
                                                                                            
小题2:“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联系全诗分析诗人之“悲”。(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