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画鹰①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注】①本诗为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画鹰①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注】①本诗为杜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画鹰①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②。
绦镟③光堪摘,轩楹④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本诗为杜甫早期作品。②胡:这里指猢狲。—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蛾眉,状如愁胡。” ③绦镟:系鹰用的丝绳铜环。④轩楹:堂前廊柱。
小题1:本诗描绘了怎样的苍鹰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志?(5 分)
小题2:颔联颈联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鹰的形象?请举出两种加以分析。(6 分)
答案

小题1:塑造了一个动作敏捷、眼神锐利、身手矫健、勇敢搏击、气势不凡的苍鹰形象。(3分)表达了诗人愤世嫉俗,嫉恶如仇,英勇豪迈、奋发向上之志。(2分)
小题2:想像。(2分)由画面上鹰“耸身”的情态想象到鹰想搏击狡兔时的心理状态;由画面上鹰“侧目”联想到鹰搏击前像发怒的猢狲的眼睛一样锐利。(1分)②动作细节。(2分)颔联以“耸身”、“侧目”两个细节描写了鹰的动作神情。(1分)③侧面烘托。(2分)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侧面烘托画中的鹰气势。(1分)④虚实结合。(2分)实写鹰的情态,虚写鹰的心里。(1分)(答出两点即可。如答“比喻”最多给2分。答两点以上酌情扣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先根据诗句和注释读懂全诗,然后再从中筛选关于描写苍鹰的内容进行归纳。其中,“耸身思狡兔”写苍鹰的神态,“侧目似愁胡”写苍鹰像猴子一样动作敏捷,身手矫健,“绦镟光堪摘”写苍鹰眼神锐利,“轩楹势可呼”写苍鹰气势不凡,“何当击凡鸟”写苍鹰英勇豪迈,“毛血洒平芜”写苍鹰勇敢搏击,嫉恶如仇。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的答题内容限定在颔联和颈联两联,也必须先弄懂此两联诗句的意思。可参考上题的“试题分析”作答。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溪居①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②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③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①此溪后改为愚溪。②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③榜(pēng):指摇船用具。此句指船行触石。
小题1:小题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5分)
小题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不怨”与 “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问题。(11分)
[中吕]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①,思莼季鹰②,笑我飘零。
注:①子陵:即严子陵,东汉著名隐士,隐于富春江。②季鹰:即张翰,西晋时人。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羹、鲈鱼脍,于是辞官回家。
小题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中诗人的形象。(6分)
小题2:请赏析末句中“笑”字的妙处。(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11分)
                   南 歌 子
[宋]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①,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 ①扶头酒: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词的下阕描写了哪些事情?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6分)
《读山海经》①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②,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③,良辰讵④可待!
注释: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②干戚:盾牌和板斧。③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④讵:岂。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中所写的“精卫”和“刑天”是《山海经》中的两个动人的故事。作者在诗中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的坚强斗争精神,寄托着诗人慷慨不平的心情和意愿。
B.“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
C.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了这两个英雄的悲剧。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失败,表达自己失落消沉之情。
D.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风格和情调与以上所选各篇大不相同,但在豪放之中仍然保持了诗人托物寄兴、精练含蓄,说理议论自然妥帖的特点。
小题2:《归去来兮辞》中有“乐琴书以消忧”一句,请问作者在“忧”什么?联系本诗,谈谈你的理解。(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①,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 ①凭仗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中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小题1:本词上片中的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3分)
答:                                                                    
小题2:本词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