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归自南阳(明)李昌祺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归自南阳(明)李昌祺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小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归自南阳
(明)李昌祺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
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小题1: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共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说明。(4分)
小题2:诗的尾联富有艺术感染力,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颈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或身处异地他乡);颔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4分,每层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2:作者不直接说风尘仆仆,旅途艰辛,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说风尘恋客,扑向旅人衣裳,表现了诗人归乡之切。想象丰富,表达巧妙,富有艺术感染力。(4分,指出“拟人”手法2分,结合诗句赏析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本题紧扣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分析理解诗文的思想内容和结构脉络。从思乡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四层意思:一层:“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写离家之久,身处异乡,所见的不是故乡风物。二层:"江山非故里,人物是他乡"写家乡变化之大,年龄的增长,愁绪越来越深。三层:“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写离愁之深。四层:“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写对故乡的依恋,归乡的心情急切。尾联想象丰富,表达巧妙。运用拟人的手法说风尘恋客,扑向旅人衣裳,表现了诗人归乡之切。
小题2:尾联不说自己风尘仆仆,终年困于车尘马迹之间,而说“风尘见恋”,到处扑向行人的衣裳。诗人用拟人手法,以诙谐的语言自我解嘲,让读者在苦笑中看到他内心深处的悲伤,显得新颖深刻。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小题1:词的上阕表现了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词的下阕是如何表现“春愁”的,请试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海   棠
郑 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姓卢,名莫愁,貌美如仙,爱好歌舞。
②梁广:古代因善画海棠而出名的画家。
小题1: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哪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5分)
                                                                                 
                                                                                 
小题2: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上阻风    宋 琬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 ①宋琬:在顺治、康熙年间,因被人诬告曾两次下狱,释放后长期赋闲。康熙十一年,年近花甲的宋琬又被起任四川按察使,这首诗就是赴任途中所作。
小题1:请简要分析“瞿塘西望路悠悠”一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4分)答:                    
小题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奇妙之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10分)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 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释】①斛斯山人:隐士,作者的朋友。②翠微:青翠的山坡。③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③机:世俗的心机。
小题1:“美酒聊共挥”句中的“挥”改为“饮”好不好?为什么?(3分)
小题2:“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结合全诗分析,让诗人“醉”的原因除了酒,还有哪些?(4分)
小题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秋日三首(其二)
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①高翥(zhǔ)(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②蛩:蟋蟀。螿(jiāng):蝉。
小题1:本诗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为什么?(5分)
小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的后两句。(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