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10分)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①宿置酒李 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②。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10分)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①宿置酒李 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②。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10分)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 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释】①斛斯山人:隐士,作者的朋友。②翠微:青翠的山坡。③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 ③机:世俗的心机。
小题1:“美酒聊共挥”句中的“挥”改为“饮”好不好?为什么?(3分)
小题2:“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结合全诗分析,让诗人“醉”的原因除了酒,还有哪些?(4分)
小题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答案

小题1:不好。“挥”字写出了诗人饮酒时豪放、洒脱的形象,更能表达陶醉其中的欢快之情。而“饮”不具备这种表现力。其次,“挥”押韵而“饮”不押韵。
小题2:一是风景:白天游山,怡人的山景让诗人沉醉;其次,饮酒时天上有明月星星,身边有绿竹、青萝、幽径,那环境让人迷醉。二是人情:能在朋友的家里和知己“欢言”、“长歌”,忘记人世间的一切烦恼,自然会陶醉。
小题3:漫步山径;遇到了斛斯山人,与之携手到他的田家;欢言、笑谈、饮酒中主宾都很快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题主要从“炼意”“炼手法”“炼结构”三个方面考虑,“炼意”主要是对表情达意、刻画形象等方面有哪些作用;“炼手法”主要是在描写、叙述等方面的特点,比如动静、虚实关系的处理等;“炼结构“主要是诗歌的起承转合等方面的作用。此题主要应从“炼意”方面入手,既然是“炼意”那就应找到全诗的主旨,结合题目“置酒”,注释①和诗歌表达情感的关键词语“陶然”,全诗应该表达的是一种陶醉其中的情感,这种情感主要通过诗人的所见和所为表达,而“挥”字正是描写诗人的动作,展现一种人物形象,作表现一种情感,所以是“挥”字写出了“豪放、洒脱”的形象,更能表现作者“陶醉其中的情感”。如是句尾适当考虑押韵。这样的题目看似自由,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原则上不改变原诗的思路,一般顺着原诗的脉络作答。
小题2:这是一道诗意概括的题目,作答时注意题***要求和答案的全面即可,题干要求“酒除外”,那就按诗句先后概括即可。第三句中的“顾”是回头看的意思,可见是前四句是图中所见美景,“相携”“童稚开荆扉”可以看出热情,“幽径”“青萝”再写家里美景,“欢言”“长歌”“憩”“共忘机”写诗人的所为、所感,对以上这些分类概括主要就是两点即景美、人情美,整理后可得到答案,不分类归纳,列举全面也可以得到全分。
小题3:这是诗歌的章法结构的题目,构思脉络主要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把诗人写的内容概括即可,不能简单归纳,要高度概括。如“漫步山径”“路遇山人”“携手归家”“置酒欢言”“陶然其中”“忘却世机”。
举一反三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秋日三首(其二)
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注]①高翥(zhǔ)(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②蛩:蟋蟀。螿(jiāng):蝉。
小题1:本诗一开篇就抓住了对秋天的到来最敏感的小草来写,你认为哪个字最能写出秋天小草的神韵,为什么?(5分)
小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歌的后两句。(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10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这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小题1:简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3分)
小题2:联系本诗意境,分析“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3分)
小题3: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白  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分歧桃李混芳尘。
猛然一夜芬芳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小题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4分)
小题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眼儿媚
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数竿修竹,几叶芭蕉
【注】①萱草,又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②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③张说《戏草树》:“戏问芭蕉叶,何愁心不开。”
小题1:概括词中“萱草”“修竹”“芭蕉”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小题2:简要分析这首词与李清照《声声慢》在用字方面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的题目。(10分)
小园
黎 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①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① 寒花:菊花。
小题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5分)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