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楼  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楼  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①,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后主,指蜀汉刘禅,因宠信宦官而亡国。蜀民在成都锦官城东建后主祠,西建武侯祠。
小题1:从全诗看,“多难”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小题2:试分析首联的表达特色及其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小题3: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此诗的颔联:“气象雄伟,笼盖宇宙”,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

小题1:(1)国家遭受外族的入侵(1分);君王任用小人,昏庸无能(1分);诗人自己漂白在外,远离家乡(1分);且空怀济世之心(1分)。
小题2:繁花触目,却叫人黯然心伤,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1分);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1分);“登临”二字统领全篇,引出下文所见所感(1分)。
小题3:赞同。选景上,用远观的视角,选取阔大的意象,(1分);选词上,“来”“变”二字化静为动,富有气势。(1分);内容安排上,两句分别侧重于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显得深广悠远(1分)。
不赞同,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首句一“客”点明作客他乡,次联“变古今”暗示时局动荡,第三联有“盗寇相侵”,最后一联既感叹君王昏庸,又用《梁甫吟》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有两个要点,一是表达特色,从技巧上来考虑,二是作用,首句一般要从篇章结构上来考虑。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意境和风格。颔联紧承“登临”,写所见之景。辽阔的成都平原上的烂漫春色,伴着锦江春水的涌动,充塞于天地之间。玉垒山头飘忽起灭的浮云,使诗人联想到古今世势的纷纭变化。其中的“今”,暗含着“安史之乱”以来世事的苍黄反复。两句即景抒情,思接千载,宏丽奇幻,境界阔大。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刺史韩泰、汀州刺史韩晔、封州刺史陈谏、连州刺史刘禹锡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
②飐(zhǎn):吹动。
③薜荔:木莲,一种蔓生的木本植物。
④文身:身上刺花纹。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
小题1:这首诗的颔联所描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诗颔、颈两联写景角度有变化,请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杜甫《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的“苦恨”与本诗“海天愁思正茫茫”的“愁思”所蕴含的情感是否相同?请阐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以下小题。
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本词作者是阳武县令蒋兴祖的女儿。蒋兴祖在金兵南侵围城时坚持抵抗,至死不屈,最终力不敌,死于此。妻及长子相继以死。其女为贼所虏,北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中。
小题1:简要分析词的开头选用“朝云”“车声”两个的意象的妙处。(5分)
答:                                                                              
小题2:有人说“此词体现了女词人的爱国精神。”请分析其爱国精神的具体体现。(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长相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小题1:)词中“相思枫叶丹”与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写了枫叶,两者表达的情感是否一样?为什么?(3分)                                                         
小题2:词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对表现主题有哪些作用?(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乌纱:泛指帽子。
该诗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结尾,韵味悠长。联系全诗,分析其艺术特点以及表达效果。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小题1:上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刻画出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有人评说此词流于颓唐,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下片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