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一首古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蚌老。A.首句“涉

对下面一首古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蚌老。A.首句“涉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对下面一首古诗赏析不恰当的是(    )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蚌老。
A.首句“涉扛采荚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è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与相亲之人的习俗。
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D.“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所思在远道”指所思念的人在故乡远地,表现的是游子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点评:用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要求有所降低,但作为高一月考题还是很有必要,因为高一学生还没有接触诗歌鉴赏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慢慢认识诗歌鉴赏题,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举一反三
古代诗歌阅读(7分)
昭君怨 梅花
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小题1:词的上片“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一句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3分)
小题2: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好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小题1:本诗作者着意写下一个“断”字,它有哪些含义?(5分)
小题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却不同,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村 居  (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1)陂:山坡;(2)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
小题1:一、二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6分)
                                                                                
                                                                                
小题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小题1:这首曲子的一、二句中用了“来”“去”二字,有人说用得很好,请说说好在何处?(5分)
小题2:从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小题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5分)
                                                                                 
                                                                                  
                                                                                  
小题2: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