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容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小题1:对这首诗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容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小题1:对这首诗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容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小题1:对这首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古诗十九首》的第十九首,是一首思妇思念远行丈夫的闺情诗。
B.前四句是夜景描写,引起空闺之思,抒写愁情别绪,凄苍真切。与“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谁能春不思,独在机中织”这首诗异曲同工。
C.末四句用“出户”“彷徨”“入房”“泪下”几个具体、实际的动作,显示女主人公因久别愁思而坐卧不安的痛苦,形象地描写出相思之苦,将抽象的感情用具体的动作表达出来,生动逼真,饶有兴味。
D.这首诗,无论抒情或写景,虽着墨不多,但形象生动,含义深蕴。
小题2: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写作手法一致的一首是(   )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C.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D.朝发桂兰渚,昼夜桑榆下。怀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B项“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谁能春不思,独在机中织”这首诗语言清新秀丽,率真自然,意境朦胧温馨,恬静优美,这两首诗显然不同,原诗意境与李白的《静夜思》异曲同工。
点评:客观题形式的诗歌鉴赏部分,往往内容比较庞杂,既包括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也包括诗歌的语言赏析,还包括诗歌的形象、技巧等方面的赏析,因此做这种题思路一定要宽,要认真核对选项与原诗,从而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是设想其夫思自己,A项中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手法一样,都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思念自己,这是从对方角度落笔。
点评:要想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必须得知道诗歌表达技巧的范畴,其中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结构模式等共四个层面的内容,然后再根据题干的要求去对号入座,确定自己的考虑方向。当然,本题属于客观性试题,不必要这么麻烦,只要分析选项的正确与否就可以了。
举一反三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小题1:两首诗的题材都是                 ,都描写了                的自然景象。(3分)
小题2:《战城南》中“寸心明白日”一句所表现的情感,与《塞下曲》的整体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台。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隐洛阳时所作。
小题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2:诗的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释】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为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小题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3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定风波
苏轼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小题1:“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一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艺术效果?(6分)
                                                                                   
                                                                                    
小题2:这首词中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陈述。(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木兰院二首(其一)
(唐)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小题1:请简要分析“桃花依旧笑春风”中“笑”字的表现力。(4分)
小题2: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