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6分)乐府·杨柳枝白居易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小题1: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6分)乐府·杨柳枝白居易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小题1: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6分)
乐府·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青,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小题1: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题2:诗中第三、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小题1:叠词。(1分)好处:增强诗句的音乐性,(1分)突出了柳条婀娜多姿、茂密清翠的特点。(1分)
小题2:⑵描绘了柳絮洁白轻盈、洒满大地,柳条柔嫩细软、禁不住落鸟的景象,(2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杨柳的怜爱(喜爱)之情。(1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题干要求明确,就是答出用字的特点。首句除“复”外,其余三词都是叠词,可见首句用字特点很鲜明,即叠词。叠词,也是一种修辞,可从它的修辞功能与内容两方面考虑。
点评:对诗歌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表现手法的准确判断是其基础和关键。手法判断出现了失误,后面的几个环节都已失去了意义。对此,我们要把握各种表现手法的特征,根据诗歌材料内容,结合题干中的隐含信息,对所给文本材料的表现手法进行准确判断。在分析表现手法的效果时,不要丢掉材料本身的内容和特点,要让诗人的思想情感成为我们鉴赏诗歌的抓手。
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涉及对诗歌形象和诗歌所表现的诗人感情两方面的考查。三四句诗人用雪来喻柳絮,形象地表现出柳絮的洁白轻盈,用绿丝来喻柳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条的柔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杨柳的喜爱之情。
点评:对诗歌形象的把握,要抓住诗歌的意象。首先要找出诗人用了哪些意象,然后要把握这些意象的总体特征,从而概括出诗歌的形象特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10分)
也 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 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 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 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细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注: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夭折而作
小题1: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照 飘 树B.弄 吹 片C.拨 刷 伞D.射 掠 团
小题2:这首诗中有那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进行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海旅次
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小题1:从前两联看,诗人的归思为什么“不易裁”?  (3分)
小题2: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小题3: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尾联的妙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上别柳中庸①
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更向巴陵②宿,堪闻雁北飞。
注释:①柳中庸:河东(战国时属秦地)人,李端诗友。此诗为李端送别他时所作。
②巴陵:今指岳阳。
小题1:“握手便沾衣”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小题2: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4分)
小题3: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①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①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
小题1:春天是令人欣喜的季节,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4分)
小题2:有人说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阙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阙先总写长江气势,接着缅怀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再进而描写长江中的赤壁,缅怀赤壁之战时的英雄。
B.上阙先总写长江气势,接着缅怀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再具体描写长江中赤壁之战的战场,最后由江山引发思考:如此江山,必然会产生许多与之相称的豪杰。
C.上阙先总写长江气势,接着缅怀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引出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战场,再具体描写赤壁之战的战场,最后引发思考:如此江山,必然会产生许多与之相称的豪杰。
D.上阙先总写长江气势,接着缅怀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再写出长江中赤壁之战的战场,缅怀赤壁之战的英雄,再具体描写壮丽奇险的赤壁古战场,最后由江山引发思考:如此江山,必然会产生许多与之相称的豪杰。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