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问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问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问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罢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小题1:“破纸窗间自语”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  (3分)
答案
平生为国事操劳,最终却落得罢官闲居、报国无门的结局,表现了诗人无限辛酸之情。(1 分)失意时仍然不忘抗金报国、恢复中原的大业,表现出诗人祟高的爱国之情。(2 分)
解析
一、本题的设题范围是下阕,所以学生只能结合下阕的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根据诗歌鉴赏中我们最基本的要求:知人论世的原则,我们在结合下阕的词作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情感:愤懑、压抑、辛酸(一生操劳,有志难伸),但是,注意梦境的描写,结合南宋诗人陆游的名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们知道,在梦境里,词人仍然不忘恢复祖国。对照词,不难看出,辛弃疾也是在失意时,仍然不忘祖国河山,其内心深处的责任感、使命感让人倍感他高尚的人格。整理即可。
举一反三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小题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5分)
小题2:作者是怎样写 “思家”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小题1:填空。(5分)
诗人从视觉、           、                  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          之情。
小题2: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5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小题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2分)
小题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小题1:请赏析“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的的妙处。(3分)
小题2: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诗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7分)
满江红 清凉山晚眺
[清]汪钧
如此长江,叹滚滚、几曾休歇。猛记我,孤舟千里,晚行时节。帆影半连云影暗,雁声刚过潮声接。竟归来,安坐看风波,真奇绝。
疏林外,飞枯叶。荒草里,埋残碣。问六朝楼阁,都归澌灭。天子惜多才子气,美人同受女人劫。算犹余、何物到而今,山头月。
小题1:从写景的角度赏析画线句的妙处。(3分)
小题2: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作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