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①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
小题1:请赏析“玉人浴出新妆洗”一句的妙处。(4分)
小题2:作者上片写梅与下片写梅,手法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此句以人喻梅(1分),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1分)。亦花亦人,形神宛肖,浑然一体。(1分)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赞赏之情。(1分)
小题1:上片主要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用“寒梅点缀”“香脸半开”“玉人浴出”直接描绘寒梅初放的明艳娇媚。下片则转用侧面烘托,则以月色玲珑、金樽绿蚁、群花来衬托梅的雅洁不俗。(手法各1分,分析各1分,共4分。下片答对比可得1分。)
解析

小题1:赏析具体诗句的妙处,主要要从以下方面思考入手:思想内容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遣词造句的别致,构思想象的新颖等等。同时,不管是哪一种,最后都要归于作者的感情抒发上。也就是要遵循“妙处+分析+作者感情”这样的模式。
小题1:题***指向很明确,直接要求学生分析描写梅花的手法,这样题目的答案就比较容易得出了。任何事物的描写,从方式上讲都只有两种: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学生只要结合诗词的具体句子,简要分析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问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罢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小题1:“破纸窗间自语”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  (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小题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5分)
小题2:作者是怎样写 “思家”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小题1:填空。(5分)
诗人从视觉、           、                  四个角度展示了大海的生动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大海的          之情。
小题2:在你看来,《海》一诗的形式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体现在哪个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5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小题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2分)
小题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小题1:请赏析“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的的妙处。(3分)
小题2: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诗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