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恨 别①杜 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②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恨 别①杜 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②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
恨 别①
杜 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②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小题1:联系全诗。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5分)
小题2:请结合具体诗句,举例赏析本诗所表现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6分)
答案

小题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小题1: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深痛忧愤之情;“衰”“老”相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忆弟”表现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恨别”,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解析

小题1:解答本题应注意:一是注解与诗题,“恨别”之“恨”及两个注解,均可提供解题线索。二是要借助对具体场景及细节的剖析与品味来达到目的。如,借助“别”“五六年”“外”“边”等词语,在梳理作者行踪的同时也为解读情感提供了线索。
小题1: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要结合“具体诗句赏析”,无具体分析不得全分,最后回答情感。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11分)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小题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5分)
小题2:词的下阕用什么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词句作简要赏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10分)
谒荆公不遇(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小题1:诗歌在写景时使用“渺渺”和“茸茸”,请分析它们的作用。(5分)
小题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此诗。(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小题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11分)
乱   后
辛 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释】①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②虚壁:空荡荡的四壁。
小题1: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对诗人这一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的解说。(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11分)
春寒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 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妻子谢世后次子又病逝。②“青帘”指酒旗。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梅尧臣在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抽象的“春寒”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