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诗歌鉴赏(共6分) 读下面这首新诗,完成小题。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西川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射出光

现当代诗歌鉴赏(共6分) 读下面这首新诗,完成小题。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西川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射出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现当代诗歌鉴赏(共6分)
读下面这首新诗,完成小题。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西川
有一种神秘你无法驾驭
你只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  
听凭那神秘的力量
从遥远的地方发出信号
射出光来,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尔盖
在这个远离城市的荒凉的
地方,在这青藏高原上的
一个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旁
我抬起头来眺望星空
这时河汉无声,鸟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疯狂地生长
马群忘记了飞翔
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
风吹着未来也吹着过去
我成为某个人,某间
点着油灯的陋室
而这陋室冰凉的屋顶
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
我像一个领取圣餐的孩子
放大了胆子,但屏住呼吸
小题1: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诗歌写诗人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小火车站“眺望星空”时获得的巨大的心灵震撼。
B.诗人“眺望星空”,感受到了自然的博大;而“蚕豆般大小的火车站”则体现了人的渺小。
C.青草“疯狂地生长”,“马群忘记了飞翔”,以动植物的生命状态烘托此情此境归于死寂。
D.陋室屋顶“被群星的亿万只脚踩成祭坛”,写出了星空的繁密,更描画出心灵祭坛的璀璨。
E. 最后两句表明,作者内心的宗教情感非常纯洁和虔诚,此刻他已成为一名坚定的信徒。
小题2:本诗朴素,但情感深挚。如写‘‘风”的两句,前句从    的角度写出环境空旷渺远的特点;后一句则极富有    的纵深感,不禁让人想起唐人张若虚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2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1:空间/时间
解析

小题1:C(归于死寂的说法不符合本诗的情感基调)E(宗教情感、信徒的灵魂,这样表述太模糊。实际上,很难说此诗与宗教有什么具体的联系。)
小题1:从“空旷的夜”可知其从空间上来说,而“未来、过去”则有一种时间的纵深感。
举一反三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小题。(7分)
天净沙  春
白 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  秋
白 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小题1:对这两支曲子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飞红”指飞花,与词人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中的飞红“飞红”意思相同。
B.《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C.《秋》曲完全突破传统诗词悲秋的格局,撷取最富北国秋野特征的景物,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色调。
D.《秋曲》善于搭配色调,艳丽的色彩与清淡的色彩相互映衬,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日图景。
小题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象,而马致远之前的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就有类似意象了。说得更远一点,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已有“斜阳下,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句子,这似乎已开此类意象之先河。请结合上面词曲,从意象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评析三者之高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苦寒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小题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按字数分,词可分为小令、          
②.从题材看,《山居秋暝》是一首         诗。
③.从体裁看,《蜀道难》是一首        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南海旅次  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小题1: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
小题2:请赏析尾联的妙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石头城
(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小题1:“绿到台城旧苑东”中的“绿”用得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小题2:“石头明月雁声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3:有人认为“一夜空江烟水冷”中的“空江”,与唐朝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城”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小题。(9分)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①
辛弃疾
郁孤台②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注:此词写于淳熙二、三年(1175-1176),诗人当时正任江西提刑。
①造口:地名,在江西万安。②郁孤台:在江西赣州西南,又名“望阙台”。愁予:使我发愁。
小题1:词也称           ,“菩萨蛮 ”是本词的         ,从字数看,本词是一首         。 本词作者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两大流派之         派的代表,这一词派是宋代大词人        开创的,另一大流派是        。(3分,每格0.5分)
小题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3:结合全词,请简要概括“江晚正愁予”中“愁”字所包含的情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