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小题1:请找出这首诗前两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小题1:请找出这首诗前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小题1:请找出这首诗前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并谈谈他们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入”“摩”好。(2分)。“入”字表现出河的气势,“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2分)
小题1:这首诗前两句用了夸张手法(1分),写出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1分);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1分);第四句“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期盼(1分),“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2分)
解析

小题1:这首诗前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是“入”“摩”,分别说明其的好处就可以。
小题1:此题考查诗句是如何抒情的,注意用了夸张手法,还要注意“泪尽” “望” “又”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高 荷
元稹
种藕百余根, 高荷才四叶。飐闪碧云扇, 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擪①。不学着水荃②,一生长怗怗③。
[注释]①擪,音yè,按、压。 ②荃,一种水草。③怗,音tiē,安定,安宁。
小题1: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将藕与荷并写,“才”字感喟颇深,可见高荷难得。
B.“飐闪”写风吹叶动之状,以“扇”喻荷叶,生动贴切。
C.荷叶因风力的抬举而亭亭玉立,故而别有一番娇美风姿。
D.荷虽有“圆”、“青”等特点,但作者强调的是其“高”。
②诗歌最后两句写了“荃”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荷”有什么关系?请简答。(4分)
小题2:某些事物往往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人寄寓某种志趣或情感。请说明元稹笔下“高荷”有怎样的寄寓;并请你另举一物,根据其特征阐发其可以象征的志趣或可以寄托的情思。(不少于200字)(10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小题1: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5分)
小题2: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慈姥矶 何逊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注:何逊(?—518)南朝梁诗人。今山东郯城人。
小题1:诗的颈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5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1。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2。
1 “歌哭”语出《礼记·檀弓》:“晋献文子成室,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歌哭”言喜庆丧吊,代表了人由生到死的过程。
2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
小题1:首联的“空”指的是什么,“同”指的又是什么?(2分)
小题2:清代的査慎行评价这首诗的颔联说:“第二联不独写眼前景,含蓄无穷。”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第二联进行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沧浪静吟
苏舜钦①
独绕虚亭步石矼②,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③逢时犹死饿,三闾遭逐便沉江。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澄醪④不满缸。
【注】①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北宋著名诗人。屡次上书朝廷,议论时政得失。庆历四年(1044),因“稍侵权贵”,被捕入狱,革职为民。退居苏州,筑沧浪亭,自号沧浪翁。有《苏学士文集》。此诗写于苏州沧浪亭闲居时期。
②石矼:石桥。
③二子:指伯夷和叔齐,商末孤竹君之二子。二人互让君位,先后都逃到周国。武王 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④澄醪:清醇美酒。
小题1: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请指出第三、四句的情景关系,并简要其分析写景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