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各题(4分)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各题(4分)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列各题(4分)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小题1:“迟日江山丽”的“丽”字写出了春天怎样的景色?(2分)
小题2:诗的三、四两句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

小题1:用 “丽”字,表现了春天阳光普照,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小题1:第三句动态的衔泥飞燕和第四句是勾勒静态的睡觉鸳鸯景物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飞燕、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和热爱之情。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小题1: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5分)
答:                                                                  
小题2: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的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
(1)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2)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呜。(白居易《琵琶行》)
(4)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5)清风徐来,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6)而世之             ,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3)题。(17分)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①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 ②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 ③河星稀:银河中星光稀微,指夜已深。 ④忘机: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起首两句中的“暮”和“归”两字表明,直到天色已晚,诗人这才踏上归途。
B.三四句意思是说,诗人看到青翠的山岭被夜色笼罩,油然而生苍茫寥廓之感。
C.“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两句中,“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态。
D.最后几句意思是说,主客在欢言挥酒、长歌曲尽之下,不知不觉就到夜深了。
(2)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3).对上面一首诗“相携及田家”一句中的“相携”,有人认为是斛斯山人与诗人相携,也有人认为是月与诗人相携。结合原诗,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思考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  200字。(10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1)多情自古伤离别,__          __。(柳永《雨霖铃》)
(2)___         _,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3)人有悲欢离合,__           __ 。(苏轼《水调歌头》)
(4) __           __ ,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5)复行数十步,__           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6) __           __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7)此情无计可消除,__           __  ,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8) __           __ ,决胜千里之外.(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8分)
南 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小题1:本诗与《                     》一文中“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分)
小题2:结合诗意,对“南邻”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南邻”锦里先生是个头戴“乌角巾”的乡里人
B.“南邻”一家人辛勤劳作,家庭不富却和乐知足
C.鸟雀台阶啄食不怕人,表明“南邻”家少有访客
D.江村、野渡、翠竹,“南邻”家周边环境如世外桃源
小题3:请从“虚实相生的意境结构”角度赏析本诗画线句。(4分)
(注)虚实相生:逼真描写的“景、形、境”为“实境”,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为“虚境”。——出自《文学意境的特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