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春   夕   崔 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春   夕   崔 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
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注】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这首诗的颔联写了哪些意思?作用是什么(4分)
(2)试从句法和修辞的角度对尾联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颔联写出了三层意思:(2分)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子规啼唤,愁上加愁。(1分)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相互烘托、映衬,(1分)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氛围,令人触目伤怀。
(2)就句法的角度,是倒装(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假如我要回去,便能够回去);(1分)从修辞的角度,是用典(暗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归隐的典故,我能够回去,却不回去,要学范蠡归隐)。(1分)诗人运用这样的句法和修辞,深刻反映自己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进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①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①小蘋,歌女名,是诗人《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说自己常与丈夫赵明诚比赛看谁的记性好,比记住某事载于某书某卷某页某行。经查原书,胜者可饮茶以示庆贺,有时太过高兴,不觉让茶水泼湿衣裳。
(1)两首词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结合原词分析是如何运用的。(2分)
(2)两首词的最后一句都是词人匠心独具之处,都是对往事的追忆,但包含了不同的感情。请具体分析感情有何不同。(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曲江对酒
唐·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诗人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此时诗人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②霏微,迷濛的样子。③判,读“pān”,甘愿的意思。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1)简析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2)“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你认为这样修改之后好不好,为什么?(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两首诗都是写         时的景象。“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与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其一)中的“                       ”一句理趣相同。(2分)
(2)两首诗表达技巧和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作简要赏析。(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1)诗中“雪衣公子”是什么?根据诗歌的意境说说“清意”指什么?(3分)
                                                                                   
(2)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描绘的是怎样一个形象?说说作者借这个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8分)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此诗写出边塞军旅生活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2)尾联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