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忆秦娥·用太白韵李之仪①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②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忆秦娥·用太白韵李之仪①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②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用太白韵
李之仪①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②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③。
【注】①李之仪,北宋词人,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因得罪权贵蔡京被贬。
②凌歊,即凌歊台。③双阙,古代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
小题1:词中的“霜风”、“帆”、“双阙”使用了什么修辞?它们分别指什么?(3分)
小题2:一句中的“洗”字生动传神,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4分)
答案

小题1:使用了借代,“霜风”代秋风,“帆”代船,“双阙”代朝廷(3分)。
小题2:“洗”字用拟人手法,写风吹云动,月亮从云中显现出来,如同被秋风洗出一样,更显出山月的皎洁。(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这首诗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诗题中“晚秋”的特点?(3分)
(2)请结合诗句,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3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水调歌头·平山堂甩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1)请简析“秋雨一何碧”两句写景的作用。(3分)
(2)“苹洲外”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
(3)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小题1:诗中“春江正渺茫”写的是眼前之景,但这寻常之景与“君去”寻常之事联系在一起,却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请简要说出你的理解。(4分)
                                                                   
小题2:从形象勾画和抒情方式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赏析末句“天涯一望断人肠”。(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古县城名。
(1)使诗人“乡心正欲绝”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                                             
(2)请赏析诗的结句“何处捣寒衣”的妙处。(4分)
                                  ▲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2)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