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赠别诗,完成1-2题。劳劳亭李  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离亭赋得折杨柳李商隐暂凭尊酒道无谬①,莫损愁眉与细腰。 

阅读下面两首赠别诗,完成1-2题。劳劳亭李  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离亭赋得折杨柳李商隐暂凭尊酒道无谬①,莫损愁眉与细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两首赠别诗,完成1-2题。
劳劳亭
李  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
李商隐
暂凭尊酒道无谬①,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注]①谬(liao):依赖。
1.试说明这两首赠别诗在选材和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2.请分析比较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色。
答案

1.都以离亭为题,都借助“折柳赠别”,都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可谓有异曲同工、相映成趣之妙。
2.两首诗在写法上各尽机杼。李白诗把联想和奇想结合为一,移情于物,托物言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之成为诗人的感情化身,别具新意。李商隐诗则把离愁别恨融人独到的议论中。作者先用暗喻(以柳叶比美女之眉,柳身比美女之腰)的方式教人莫折(莫损,也有莫折之意),然后明明白白地说非折不可。既然如此,为了让离别之人在临别之际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春风又怎么会因为爱惜长长的柳条,而不让那些满怀着“人世死前惟有别”的痛苦的人们去尽情攀折呢?较李白诗而言,李商隐诗是反其意而用之,独辟蹊径。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题。
浪淘沙令
王安石
伊吕①两衰翁山,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②。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注]①伊吕:指辅佐汤王灭了夏桀的伊尹和辅佐武王灭了殷纣的吕尚(字子牙,号太公)。②风虎云龙:《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着虎出现,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么,国家和社会就会昌盛繁荣起来。
1.“历遍穷通”是什么意思?“一为钓叟一耕佣”表明什么?
2.“汤武偶相逢”说的是谁与谁相逢?“兴王只在笑谈中”一句是什么意思?
3.这首词是咏史之作,但又不是单纯的咏史,为什么?请联系蕴含在词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说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海楼①
米芾
云尖铁瓮②近青天,飘渺飞楼白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青天,作用是          。(2分)
2、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                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2分)
3、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2分)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4、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闻 雁 韦应物                         寒 塘 赵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
这两首都是抒发                  。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天祥词《酹江月》,完成下面题目。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忽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 词的上片中“铜雀春情”化用了杜牧《赤壁》中的诗句“                           。”抒写亡国之恨;下片中“睨柱吞嬴”及“回旗走懿”是借用             的故事及诸葛亮死后吓退司马懿的故事,表达自己要象他们一样进行殊死斗争、以死报国的决心。
2.词分婉约、豪放两派,试结合本词抒发的思情感情,分析其风格特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杜甫《春日忆李白》诗,回答问题。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①庚开府:即庚信,南北朝著名诗人。②鲍参军:即鲍照,南北朝著名诗人。③渭北,指作者所在的长安一带。④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1.诗的开头两联,对李白的诗进行热烈赞美,李白“诗无敌”的表现,一是其诗         ,二是其诗         
2.从题目看,全诗意在忆人,却以赞诗发端,以“论文”作结,不着一字而其意自现,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其巧妙构思。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