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代赠二首(其一)李商隐楼上黄昏***休,玉梯①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注】①玉梯:指玉楼,即华丽的楼阁;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南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
楼上黄昏***休,玉梯①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
【注】①玉梯:指玉楼,即华丽的楼阁;同时也是楼梯的美称。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渴望见到情人但又不得见、心情复杂矛盾、失望又孤寂无聊的女子形象。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眺望情人,但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只得止步。***还休,表达出了女子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 2、①以景托情。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她失望、愁苦的情感。②比喻(或象征)。这里的芭蕉,是蕉心还未展开的芭蕉,这里的丁香,也不是花瓣盛开的丁香,而是缄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始闻秋风 刘禹锡 |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
注:飕飗:形容风声。 (1)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颈联刻画出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
采桑子 欧阳修① |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②。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
注释:①此词是宋神宗熙宁四年作者退居颍州后所作。②金觥:大酒杯。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那种表现手法,请具体指出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
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
(1)“一别心知两地秋”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试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两个小题。 |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唐)元稹 |
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注】①本诗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消息时写的。 ②幢幢(chuáng chuáng):昏暗、摇曳的样子。 (1)“惊坐起”三字表现力极强,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首尾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
除夜①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注:①除夜:除夕夜。 (1)本诗一、二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2)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评述本诗第三句时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请结合这句话对第三句诗作简要赏析。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