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题。山房春事岑参梁园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①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题。山房春事岑参梁园①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①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月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答题。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梁园:园圃名,汉梁孝王建,为游赏与延宾之所。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1.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吊古诗作,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伤感和沉痛之情。
2、.  融情于景,前两句“暮”“乱”和“萧条”等词语透露出诗人的伤感;反衬手法,后两句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花之景象,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两个小题。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题。新 年 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为南巴尉时所作。
1.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的尾联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
【宋】 谢坊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此障挽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封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的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