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过陈琳①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羡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②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过陈琳①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羡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②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过陈琳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羡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释】①陈琳,建安七子之一,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
1.前人曾评价这首诗说:“此诗吊陈琳,都用自己陈说,盖己之才与遇,有与琳相似者。”诗中哪些词句是描写自己的?二人有何相似之处?
答:                                                                                                                                                   
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1.“飘蓬”、“霸才无主始羡君”、“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二人皆有盖世才华,陈琳曾不被重用,而作者一直怀才不遇。
2.颈联描绘了一幅荒凉寥落的景象。前句写眼前实景,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冷落萧条;后句写联想之景,曾经重用陈琳的曹操修建的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了。前句寄托诗人对前贤的追思缅怀,也暗示当代的不重人才;后句是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对那个重才的时代的追恋。整联诗句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这个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暮出水静,为君起松声。
(1)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此诗的诗眼是什么?何以见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所咏之“风”是什么样的风?诗人咏“风”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____________。
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写在岭北驿的一首五律。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
(1)“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任意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
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王诜,北宋著名画家。官左卫将军、附马都尉。曾贬官均州、颖州7年,写此词前刚刚被放还。
(1)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为何“心情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相催,由他好处行。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青春时光。②红冰,指眼泪。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寄托词人思亲之情。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末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