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词后题目。六幺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李纲①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词后题目。六幺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李纲①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黑龙江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词后题目。六幺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①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②玉树,指《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
1.词的上片,诗人为了凸显“六代兴亡如梦”的物是人非之感,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提到了“渔翁”的形象,请简要概括这一形象的特点,并说明诗人写到这一形象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慨。诗人以“千里长江”、“古寺疏钟”、“天上银蟾”的存在与金陵的衰亡进行对比,鲜明地表达了“六代兴亡如梦”的感慨。或: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慨。诗人以“千里长江烟淡水阔,古寺疏钟回响不绝,天上银蟾圆缺自若”的永恒自然之景,反衬金陵的衰亡,鲜明地表达了“六代兴亡如梦”的感慨。
2.渔翁是一个独立不移、坚韧不拔的形象。诗人化用柳宗元《江雪》中的诗句,以渔翁的形象自比,来表达自己虽境遇多舛,但仍矢志不移,坚持抗金,挽救民族危亡的决心。
(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  轼
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纵饮的醉意表现出来的呢?怎样理解他这份醉饮的豪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 )这首咏雪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完全采用侧面烘托、间接表现的手法。请对此分析。
                                                                                                                         
(2 )“时闻折竹声”这句话的含义应该是多重的,你能够从中想到什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1-2题。双调·夜行船
马致远
        蛩吟一觉方宁贴,鸡鸣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
        注①裴公,即中唐政治家、文学家裴度,晚年淡出政坛,于京郊筑绿野堂,与白居易、刘禹锡等诗酒唱和。②陶令,即陶渊明。1.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从否定与肯定两方面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这首曲子两个最突出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①—②题。橘诗
【南朝】虞羲
冲飚发陇首,朔雪度炎州。
摧折江南桂,离披漠北楸。
独有凌霜橘,荣丽在中州。
从来自有节,岁暮将何忧!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严寒天气,寒风自西北陇首呼啸而来,朔雪直达岭南炎州,肆虐逞威。
B.三四句写风雪过处,树木几乎无一幸免的景象:江南桂树摧折,漠北楸树凋零。
C.最后两句写中州橘树从来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但岁暮来临时也会忧心忡忡。
D.这首诗咏橘言志,在生动的描写之后,以议论抒情作结,主旨突出,意蕴丰富。
②请简要分析“独有凌霜橘”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上阕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梅”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下阙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梅”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