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浙江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此诗为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时所作。
1.赏析本诗第二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丰富,请加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一身”“万死”两相对比,高度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实和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②“六千里”“十二年”又分别从时间、空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屡遭贬谪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③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2.①该诗一方面叙“别离”之意,首联写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颈联寓情于景,表现分别时的无比凄恻、哀伤而怅惘之情。尾联写别后相思之梦,显得情深意浓,真切感人。
  ②另一方面又抒“迁谪”之情。第二联,用“一身”“万死”“六千里”“十二年”等词语,高度概括的自己屡遭贬谪的凄惨经历,表明抒发了被长期流放蛮荒之地的愤懑愁苦之情。(大意相近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独不见
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1、白狼河,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2、丹凤城,指京城长安。3、流黄,古时女子居室的帏帐。
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注], 平海夕漫漫。
注:“迷津欲有问”,化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
1.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诗歌第三联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3.试分析尾联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夜半闻横管  
【宋】程俱  
秋风夜搅浮云起,  
幽梦归来度寒水。  
一声横玉静穿云,  
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  
中有千秋万古情。  
金谷草生无限思,  
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①程俱。在南宋小朝廷为官,正直敢言,颇著气节。②金谷,即金谷园。位于中原洛阳。  
1.此诗对笛声的描写出色,请你指出笛声描写的主要艺术手法并概括笛声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请你简要分析七、八两旬中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过勤政楼①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固雨上金铺
  【注】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②千秋佳节: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③承露丝囊:群臣赠送的礼物。④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成。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春日
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难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第三联中“逆”“私”二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理解第一联中的“幽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